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

心存感恩,阳光生活

北京大学 王先云

  2004年的夏天,我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片刻的狂喜之后,心里更久地、更多地充塞着忧愁。生在一个落后的农村、一个不富裕的农民家庭里,我们姊妹几个读中学已经过早地压弯了父母的脊背、染白了双亲的黑发,而到北京读大学,通知书上的学费、住宿费,还有在一个大都市的生活费,这些预期中的巨额花费不是我们这个业已艰难的家庭所能承受的,我无法想象父母的脊背更弯,脸庞上流露更多的沧桑。

  一个月后,我喜忧参半地从南门踏进燕园。喜的是终于走进了这个知识的圣地,还有就是口袋里装着七拼八凑得来的五千块钱,第一年的学费算是有着落了;但这一年的生活费怎么办?以后几年的学费、生活费从哪里来?经济上的这些问题我都不敢多想,怕心里沉重地迈不动脚。我只能安慰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虽然不知道是怎样的路,但凭着一个农村孩子的勤奋、坚韧和不怕吃苦的个性,即使再艰难,我也会开辟一条路给自己走的。我就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的,靠着学校的生活补助和自己课余时间的兼职收入,我顺利地在北大过完了自己的大一生活:比一般的同学辛苦,但同时收获更多的新奇和经验、知识,自足的、充实的大学生活让我没有陷于自卑的泥淖,而是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学期的到来。

  大二的时候,我有点不知足地觉得大学是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不应该让兼职之类的事情耗费太多的精力。为了这份不知足,我填写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表,并顺利地获得了今后三年的贷款。我从入学第一年为经济问题一直悬着的心这时终于放松了下来。每年的国家助学贷款不仅使我不用为学费、住宿费担心,每月还有些生活费留下,我不用那么频繁地奔波于校外,而能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这是我真正向往的大学生活,国家助学贷款让这种向往成为了现实。

  这两年多以来,我一直怀着感恩之心看待自己获得的一切,时刻警示着自己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回报国家、回馈社会不只是想法和口号,首先我要把自己打造成有能力实现这种想法的人。学习之余,我也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回馈社会就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