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 华那晨
我出生在湖北襄樊,父母是国企的双职工,自幼就学习钢琴,2001年考上了武汉音乐学院附中,就在这时,父母双双下岗,因为在艺术院校附中学习,学费自然比普通中学贵,家里为了我继续学习,只能向亲戚借钱。
为了让家里省一年的开销,我决定跳级考大学,于是提前一年参加了高考。都说艺术院校是贵族院校,不是因为学费,而是因为进入学校之前的前期投入,跟专业老师上一对一的小课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的家庭绝对负担不起这样的开销,但我的专业老师在得知我的家庭状况后,上课没有收一分钱,还经常关心我的生活,我才能顺利的学习,并在2006年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而此时家里的经济情况已经捉襟见肘了。但是全家人都为我高兴,我知道那张小小的卡片背后,父母亲将要付出怎样的辛劳啊!幸运的是,学校在发来通知书的同时,也发了一张助学贷款的说明手册,这让我的心一下轻松许多,这可以减轻父母很大的负担,9月,我在国家贷款的帮助下,跟所有的学子一样,背上全家的希望,来到学校。
进入学校后,我明显感觉到压力,有来自生活的,也有来自学习的。上海的物价很高,吃穿都比家里贵,我尽量减少自己的开支,学校一些花钱的音乐会或活动,我一般不参加,系里在得知我的情况后,不但鼓励我加入系学生会,还帮我申请了吴明福助学奖学金,让我在生活上减轻了压力,同时学校也帮我申请了上海市少数民族联的“阳光助学”活动,并结识了我的导师,导师不但在生活上帮助我,在学习上,在思想上都让我受益良多。
我也没有辜负政府、老师、家人对我的帮助,我不但参加了双排键比赛并获得三等奖,并在校辩论赛上和同学一起夺得冠军。在学习实践的同时,和专业老师一起编订出版了多本乐谱教材。在别人眼中,我似乎做的不错,但我觉得不够,学无止境,荣誉只是学习过程中别人对我的肯定,而知识才是自己永远的财富。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为了不让她太辛苦,也为了进一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利用课余的时间上门家教,教学生弹钢琴。在教学中,我不单单为了挣钱,同时也在为自己积累教学经验,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准备。
从我13岁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求学,一路走来直到现在,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在国家助学政策和无数的好心人、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下,我不但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也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我没有华丽的词语来感恩,但我能用自己的琴声、自己的音乐感恩社会、让大家通过音乐感受我心中的温暖。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