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王亚博
有首赞美牡丹花的诗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人间好物化,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的确,我特别喜欢牡丹花,因为它的片片绿叶记载着我的胜败荣辱,它的朵朵红花阐述着我的甘苦心酸。
或许是天意的安排,或许是天生的缘分,牡丹花成了我的伴侣,成了我许多情感的寄托。有时候会心疼的望着它们发呆,有时候会狠心的摘下一朵亵玩。高兴的时候为它剖土浇水,生气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也不答理它。
最喜人的是它在艳阳之下那鲜亮的色彩,还有在清风雨露下那楚楚动人的形象。它给人的是一种心灵的享受和慰藉。我最喜欢在他的旁边,放个小板凳读书,那难得的片刻宁静回让你学到很多知识,想出曾经想不出的问题。再很特殊的一年的七月,我没有去苦读圣贤书,而是投身于赏花,玩花,浇花之中。尽管妈妈说常说天下没有忍无可忍,但还是再沉默中训斥我:“只知道玩,不认真学习,改天我把这些花全部铲掉
为了让妈妈满意,也为了挽救我那可爱的牡丹花,也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以季度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后来,妈妈告诉我:“其实她也特别喜欢牡丹花,但是‘花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可以爱它,不可以迷恋它,迷恋意味着沉沦。”
三年后的夏天,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但是,我非常清楚我家的当前处境是十分困难的,虽然爸爸妈妈不会勉强我,但我觉得自己应该做出减轻家庭负担的抉择。那天晚上,我独自坐在牡丹花前,望着这些可爱的主儿,想了许久。最终我说服了父母,放弃重点,上乡村中学。
又一个三年后的夏天,这个夏天的天很惨白,山很沮丧。一个失魂落魄的失败之人,独坐牡丹前,斜倚桑树下,默默的哭泣。为什么昔日的辉煌如同黄鹤一去不复回,为什么三年的辛劳和汗水付诸东流。
记得高考那天,考数学时,我心情特别浮躁,思维不集中。考结束后,我的新如刀刺一般难过,当走出考场时看到妈妈手扶栏杆,一双深邃而苍老的眼睛在茫茫人海中搜寻,我泪如泉涌,扑在妈妈的怀里哭的很伤心。尽管我很清楚,这样对后两科的影响很大,但我当时确实是不能自已。
家境的贫寒,高考的失败的双重压力在折磨着我,让我坠入苦海中无法自拔。我曾经设想通过奖学金来缓解家庭压力,可是,可是我的高考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我理综纵横开中的历史没有在高考重演,仅仅又时一个“二百五”。
来到兰大,起初我特别的自卑。曾自我定位为兰大最差的学生。可是,后来,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和日常生活的正常化,我好像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太平天国进了天京,为方便的生活环境所迷惑,我觉得我在沉沦,对不起资助我,关心我的好心之人。
哥哥打电话说“那团花依旧鲜艳”,我的心不禁一怔:哦,那团花依旧鲜艳。虽然曾经枯萎过,但现在依然是花繁叶茂。我有错,我改正。我的对得起良心啊。末考我数学考了94分,我不禁想:自己不努力尚且考这么好,那我真的下功夫学后呢?
“落进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这就是牡丹:高贵、伟大,我爱它,是因为我有一个牡丹理想:那就是“达则兼计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