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纳群言 集众智?教育规划纲要大家谈

天津要办标准化义务教育

  【点题的话】教育公平,尤其是在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关键。我国已于2001年宣布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目前还比较大。天津最近出台措施,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人们期待,这样的标准各地能够再多些,让中国的每个适龄孩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教育。

 

  从今年起到2012年,天津市的每一个适龄儿童,无论在哪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就读,都将享受到大致一样的教育。记者今天从天津市教委获悉,天津市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让百姓充分享受到公平、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记者了解到,目前即使是在北京、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在天津,既有设施先进的南开中学等名校,也有没有上下水、仍靠煤球炉子取暖的农村学校。中小学校的“校际落差”,直接导致了“择校热”、“多收费”、“乱收费”等现象的产生。

  天津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出台的《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规定了2008年到2012年全市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将重点从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深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切实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标准》包括4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及100个评估要点,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天津市教育督导室将分批分步对各区县、各学校进行督查评估,各区县、各学校要逐条落实,方可达标。

  在校舍设施功能提升上,《标准》细化为三个方面:一是将农村学校旱厕逐步改造成为水冲厕所。二是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冬季采暖问题。三是农村校园环境改造,包括农村学校道路整治、校园绿化和操场改造等。《标准》还要求,全市所有学校要做到100%的校舍“小震不修,中震不坏,大震不倒”,100%的校舍能够成为本市最坚固的公共建筑、最可靠的避难场所。

  在教师队伍建设一项,《标准》提出,天津市要建立区域内教师定期轮换交流制度,确保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不少于本校教师总数的30%。并继续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力争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达到90%等。 (记者 朱虹)


我来支招

   ?陈媛:有句话也许片面了点,但在一些地方确实是实际情况:“城市的学校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像非洲,城市的一间教室相当于农村的一所学校”。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有三条:一是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优先扶持和改造弱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服务半径内就近入学;二是要实行校长和教师轮换制,并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三是继续加大高中入学改革,将优质高中入学指标平均分配到各个初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择校心理。

  ?王斌泰:造成目前教育不均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政府投入不均衡,财政状况好的地区,教育经费就充足一点,财政状况差的地区,教育经费就匮乏一些;二是师资力量不均衡,水平高的教师不肯留在农村,能去城市的都去了;三是家庭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农村现在的“留守儿童”多被祖父母照顾,他们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精力显然不够。
   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我想政府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在制度上进行调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一视同仁,出台“标准化”的学校建设标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次就是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配备上要达到一个基本平衡。比如说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它不是好与差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有教师的问题。所以政府一定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确保培训经费,形成一种制度。


日本立法保证中小学均衡发展

驻日本记者 于青

  ■每班学生最多不得超过40人

  ■教职员工资比一般公务员高

  ■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须调转

  观察日本的中小学校,一目了然的是硬件没有差别。大城市的中小学校有完善的教室,有操场、体育馆,那些偏远山村、海岛的中小学也都有。有关法律规定,每班学生最多不得超过40人,41人以上的必须分班。再如,按规定学校必须按不同课程配备教师,因此,日本就会出现个别偏远学校中教师多于学生的现象。

  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学校设立者必须根据学校种类、依据文部(科学)大臣规定的标准,设置相关的设施、编制等。根据日本的《义务教育学校设施国库负担法》,为促进公立义务教育各学校设施的完备,学校建筑费的一部分由国家负担(一般是1/2,儿童和学生骤增地区的学校为2/3)。中央政府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设施给予同样的财政支持,所以能保证学校硬件质量一致。根据日本《关于维护和提高学校教育水平而使义务教育各学校教员人才得到确实保证的特别措施法》,日本教职员的工薪比一般公务员高。

  在日本的公立义务教育学校,一位教师不可能在同一学校工作一辈子。根据相关规定,教师在某一学校连续工作3年以上,便成为工作调转的对象;在某一学校连续工作6年以上,除特殊原因外必须调转。他们认为,工作调转由上级教育委员会掌握。有序定期流动有助于缓和优秀教师分布不均的矛盾。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1月20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