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巴县简池镇镇长 何景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家长不愿意孩子就近入学,他们从边远农村来到中心集镇,将孩子交给幼儿园或中小学,当起了“专职陪读家长”。
在我居住小镇的所有小学及幼儿学生中,由家长在街道租房陪读的学生占到23.6%。家长之所以选择到镇上陪读,是因为中心校与村小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送孩子到中心校就读,更有利于使自己的孩子与城镇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从小接受优质教育,享受高水平师资。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陪读造成一些弊端。一是大大加重了农村陪读家长的经济负担。租赁房屋的费用,以在集镇就近租房20-30平方米平均月租金50元计算,每年多支出600元;水煤电费用,以每月100元全年10个月计算,每年多支出1000元;劳动力损失,以目前当地妇女临时工工资每天50元每月20天每年10个月计算,每年收入损失至少10000元(注:饭菜费用未计算在内);以上3项合计,每个陪读家庭与非陪读家庭相比较,多损失共11600元。二是严重透支了家庭男劳动力。调查显示,为了支付陪读妈妈及其孩子的巨额消费,绝大多数家庭男人不得不一人多干活,干苦活、脏活、累活,干高危行业的活,形成一个父亲支撑养活全家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家庭男人的身心压力。以上两点也是形成农村新的返贫,阻碍新农村改革发展的潜在因素。此外,由于就业岗位少,陪读家长无所事事,给其所聚居的中心集镇埋下治安隐患。
很多家长表示,陪读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那么如何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合法、规范的保育机制,是解决农村中心学校家长陪读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寻租安全、宽敞、舒适、标准化的环境场所,培养选拔专业保育员陪伴照看校外学生的衣、食、住、行、学、医、玩、乐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孩子们在校外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从眼前看,这样不仅可以减轻陪读家长的经济负担,防止和杜绝农民因陪读而返贫,而且还解决了走读生中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的问题;从长远看,既可以让陪读家长彻底解放出来,从事其他生产劳动,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使保育专业人员代替非专业陪读家长,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12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