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胡瑞文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 张龙 摄
[主持人]请第一战略专题组胡瑞文组长介绍一下教育发展战略专题组是如何开展调研的?[01-09 15:44]
[胡瑞文]有4个基本子课题,一个是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基本经验、进展和当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个新的阶段,教育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包括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我们的优势在哪儿,问题在哪儿,我请中国教育所的五六位专家进行的,他们对新中国建立以来50多年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非常熟悉,有大量的积累。[01-09 15:47]
[胡瑞文]第二个子课题是研究一些主要国家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和教育规划的情况、经验,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特别注意,一些后发型国家,怎么通过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追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要更多的依靠教育基础。[01-09 15:47]
[胡瑞文]第三个和第四个子课题,一个是研究到2020年,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到什么水平,人力资源开发应该到什么水平,就是总体的战略目标是怎样设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那教育应该适度超前发展,这个目标应该怎么设计,它的可行性怎么样?教育发展又曲曲折折,那适合中国的教育体系怎么构建?所以我们还进行了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研究。[01-09 15:48]
[胡瑞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研究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院长和他的团队来承担。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内容、目标、研究以及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主要由上海社科院的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同志一起开展调研。参加调研的有20多个人,然后形成整个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专题研究报告。[01-09 15:49]
[胡瑞文]大概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因为很多要做历史的回顾,要做国外比较研究,所以搜集了大量文献,包括我们从各个国家一些使领馆、外事处对各个国家发展教育发展战略动态方面的最新动态、文献经验也进行了采集。包括一些国际组织,比如世界银行的一些最新理念等等。像中央教科所这个组是根据我们国家的教育国情,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段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在13亿的人口大国,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比较低、财政比较困难,教育跨越式发展到底有哪些经验,但是又面临很多艰巨任务,下一步问题是什么,他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01-09 15:49]
[胡瑞文]通过文献,通过搜集资料,我们要研究适龄人口的大小、变动,要使教育的规划与之相适应,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要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所以这方面要做大量的数据信息采集、数据测算,包括需要哪些条件支撑等等。[01-09 15:50]
[胡瑞文]第二,请教各方面的专家和一部分高层领导,比如专访了一部分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他们其中有些人是民主党派负责人,有些是从事教育工作出身的,有些从事科技工作出身的,有些从事卫生工作出身的,所以他们也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也很有这方面的思想,请教他们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应该怎么研究,改革怎么进行,包括现在教育处在的问题,请他们给我们提出看法,也作为咨询专家。[01-09 15:50]
[胡瑞文]还拜访了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因为他们从事管理科学,对教育也很关注,通过一对一的面谈,把他们的看法、观点记录下来,给其他调研组的同志做参考。另外,我们还开了一些座谈会。从2008年8月下旬以来,到现在已经开展了4个月的时间。[01-09 15:51]
摘自:访谈文稿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