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而非强国 人才培养模式需创新

  [主持人]我们刚才说完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接下来应该说的就是高等教育了。刚才谈到过我们是有着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不多,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显得格外重要。而高等教育在这其中又是至关重要的领域。现在我们在世界上已经是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却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各位专家看来我们在这方面与国际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01-10 16:35]

  [刘宝存]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从1998年扩招之后我们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到2007年的统计来看,我们高等教育在校生2700万,这是世界规模第一的,我们研究生规模也是世界第一。[01-10 16:35]

  [刘宝存]从数字上来讲我们的确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是能不能是强国?现在来讲我们还不是,我们现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下一阶段我们要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两国。我们现在已经是大国了,但是我们和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和那些虽然数字没有我们庞大,但是他们的确有些方面比较做得好一些。从总体来讲,我们和这些发达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可能在这几方面:一是质量方面,这些年来我们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成绩是很明显的,但是我们的质量还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我们企业,包括我们个人的需要。[01-10 16:36]

  [刘宝存]通过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打比方说,我们通过学校培养的各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们还没有,西方美国哈佛大学一个学校教授当中已经出了40多个,学生当中也出了40多个,这是我们无法比的。这就反映了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的问题。二是2005年麦凯西国际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个报告曾经指出我们培养了那么多的人才,特别是他指出我们培养了那么多的工程师,但是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在国际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是非常非常少的。[01-10 16:36]

  [周满生]中国每年有60万本科毕业生,因为我们大学理工科毕业生数量第一,美国每年只有7万名工科毕业生,不到中国的1/9,但是从跨国公司用人的需求来看,我们100个人当中只有1.5个人符合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特别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跨国公司的实际需求来讲,而反过来印度比中国高得多,印度是7.6,而且印度本身跨国公司就多,但是从同等的大学生在跨国公司的就业能力来讲中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当然,还有后劲的问题,但是在一次用人选择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01-10 16:37]

  [刘宝存]因为我们现在培养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国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培养人也要参与国际的竞争,我们要有国际竞争能力,就必须用国际标准衡量我们的人才培养。这样一个现实实际上也和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关系的,这也正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发达国家比较大的差距。[01-10 16:37]

  [刘宝存]从传统来讲,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上,我觉得在教学模式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只是我们讲的知识层次不一样,学生自己探究的,自己去搞研究的活动相对来讲就少得多。西方最近20多年来他们有很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比如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本科生包括服务性学习,包括合作学习等等方式我们和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01-10 16:37]

  [刘宝存]包括这些年我们派到国外很多学生,很多学生回来后我问他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们说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上课的时候我们不会提问题,他说我们在那里拼命的听,但是老师让我们自己选一个题目作进一步研究的时候我们找不出题目来,老师让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提不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我们要从这方面考虑如何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01-10 16:38]

  [刘宝存]对,第三点是和我们整个高等教育质量有关的,我们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学校在“十五”期间拿到了50%左右的国家重大奖项,但是如果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差距还是有很大的。[01-10 16:39]

  [刘宝存]为了缩小这个差距我们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际上这也不仅是我们国家,像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我们的台湾地区,包括韩国、日本,甚至包括澳大利亚等国都提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为知识信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了,所以这一点大家也强调得很多,这一点上我们也确实有比较大的差距。[01-10 16:39]

  [刘宝存]第四,我们的大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对薄弱一些。近二、三十年来,甚至是更长时间以来,西方特别强调大学如何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引领社会发展,同时大学也从社会那里获得资源,促进自己的发展,做到双赢。[01-10 16:39]

  [韩民]对,这些方面都和国外的大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包括我们现在大学的国际排名。当然,大家对这个国际排名也有很多的批判,但是无论怎么样它还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我们大学的排名总体上来说并不是很高。[01-10 16:40]

  [刘宝存]大学排名实际上就反映出了我们在知识的原创性上的差距。[01-10 16:40]

摘自:访谈文稿

(责任编辑 吴娜)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