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目前我国教育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1月11日下午,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张力、高书国和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杨晓明,将做客新华网谈“从党的17大报告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主持人]说到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国家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认清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外一流教育的差距,请问我们离国外一流教育差距有多大?都存在哪些问题?我国要成为一流的教育国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杨晓明]从一流教育的这个概念上来讲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教育的普及程度如何;二是教育的质量情况。从普及程度来讲,教育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初等教育,一个是中等教育,另一个是高等教育。刚才高主任和张主任都说了建国以后我们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使我们人力开发水平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普及程度来讲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刚刚才开始普及,而且还没有百分之百普及;中等教育这一阶段刚才高主任也解释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85%,现在大概只有6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现在只有23%。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能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了,中等教育已经完全普及了,已经是12年义务教育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基本上在70%以上了。

  从质量上来讲,我们的基础教育虽然基本上普及了,但质量不高。高中阶段虽然普及达到一定水平了,但是质量也不是太高;高等教育这几年随着国家两大政策“985”、“211”工程,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产出角度来讲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比如我们高等教育界普遍看这个学校好不好,一个是看产出,比如说我们现在说诺贝尔奖,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再看产出,我们每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教授每年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较少。

  从刚才我所说的能看出来,从普及程度和教育质量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等教育阶段普及到百分之百的程度,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质量;还有高等教育要达到普及化,我觉得从普及的角度讲,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从质量上讲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高书国]我们把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做了研究,把它分为四个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称之为初级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在8年到10年是中级偏下阶段,10年到12年是中级偏上阶段,12年到15年是高等阶段。我们现在是8.5年,是属于中等偏下往上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说和中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别。

  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我们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发达国家同样也在以相应的速度在不断前进,我们既要以更快的速度追赶上它,同时还要更快的发展,所以我们追赶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摘自:访谈直播文稿

(责任编辑 张珏瑛)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