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选登

赵婀娜:一份中学生的作息表

  前几天,记者出差到四川,有机会看到了一份泸州市某中学学生的作息表:

  初一共设7门主课,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初二增加物理课;初三增加化学课,均为考试科目。初一、初二学生早晨6:40起床,7:30―8:00早自习,8:00上课,12:00午休,14:30上课,17:45―19:00晚饭和休息,19:10―22:00晚自习;初三学生晚自习提前半小时;高一、高二学生13:00―14:00加设午自习,高三学生晚自习再延长至22:30。

  算起来,该校初中生从早晨6:40到晚上22:00期间,休息不到4个小时,高中生休息2个半到3个小时。初中生每周休息一天,高中生每个月仅休息2天。部分同学每天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

  这份作息表自然无法代表所有中小学校的情况,但窥豹一斑,中小学生“天天围着语数转,音体美劳看不见”,课业负担重的现象在全国仍很普遍。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在呼吁为孩子们“减负”,这样的“作息表”为什么还会存在?

  该中学一位老师无奈地说,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说,其他配套设施有限,如果不安排上课,不多布置点作业,孩子们就会去网吧打游戏,或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只要家长还用升学率来衡量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这样的作息表就难有改变。为了考高分,学生的中午、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只好被占用,甚至牺牲音乐课、美术课或思想品德课。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