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从现状上看,当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在于教师的选材、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弱化、教师的职后培训等三个问题。
教师的选材问题。师范院校的录取以考试分数为准,没有考虑日后育人的能力要求。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师范院校实行降分招生,现在这批教师正进入成熟期,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顶梁柱”,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队伍的困难期已经或即将到来。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这种降分招生的“恶性循环”还在继续,国家应该倡导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教,切实保障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
师范院校师范性弱化问题。由于高校整齐划一的评估标准,造成师范院校热衷于求“大”求“全”,师范性弱化。我们固然要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对于本身素质就不够高的师范生,大学期间,对中学课堂上的教学基本功和育人能力重视不够,毕业后自然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国家应倡导师范院校首先做强师范性,将评估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强化师范性上。
教师的职后培训问题。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要求整齐划一,难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发展需要,记忆型教育培训方式不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培训内容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实践相脱节,培训时间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发生经常性的冲突等。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在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所任职的学校,政府应把部分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从拨给大学转为拨给中学,请大学教授到中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现在评高级教师的年限要求太低,国家应制定统一的高级资格有效期,倡导教师与时俱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5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