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大冬会即将揭幕,在这个豪情万丈的日子里,我们怎能忘记,4年前国际大体联投票决定哈尔滨为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承办城市时,那个令人难忘的时刻?记者目睹整个申办过程,其中三个精彩瞬间给人印象深刻。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让我们沿着时间隧道,回到那申办尖峰时刻,再一次回味那份激动与惊喜。
2004年秋天,一直在申办路上独自前行的哈尔滨,突然得到国际大体联的通告:土耳其的埃尔祖鲁姆也加入申办行列。这意味着哈尔滨在申办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有了强劲对手。对手突然出现,使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接着又发生一件事,将这种紧张气氛再度升级。
这年11月16日22时30分国际大体联考察评估团主席乔治?基里安一行8人乘机抵达哈尔滨。副省长程幼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广儒、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桂华等和申办委有关负责同志到机场迎接。
在这之前,这个评估团首先考察了土耳其埃尔祖鲁姆,听取了申办报告,考察了这个城市的帕兰多肯滑雪场及附近的旅游饭店,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度的哈尔滨申办委对国际大体联评估城市先后顺序,还是多少有些顾虑――这是否是一种信号,是一种暗示,不得而知。还有,国际大体联中有投票权的执委大多数都是欧洲人,老乡看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或许暗示着埃尔祖鲁姆将获得更多的同情票呢?
程幼东副省长劝慰大家不要想得太多,不要受外界干扰,做好自己的申办工作。一番话,让大家的心情平静下来。
对手在行动。
时隔不久,埃尔祖鲁姆市开始了外交攻势,以扩大影响力。由埃尔祖鲁姆省省长杰拉丁?古文奇和埃尔祖鲁姆市市长阿赫迈特?古来科雷尔率领的申办代表团,首先到国际大体联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进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动。接着,这个申办代表团移师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继续进行推介活动。
他们之所以将因斯布鲁克市定为推介活动第二个目的地,是有原因的。
首先第二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于2005年初,在这个城市举行。更重要的是,国际大体联投票表决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承办城市的会议,也在这里举行。先在这里热身,一个月后再发起总攻势,岂不更加得心应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哈尔滨申办委成员对对手进行了认真了解。总结起来,埃尔祖鲁姆市申办大冬会有四大优势。其一,地理位置优越。土耳其是连接欧亚大陆纽带,该城市位于该国东部,方便参赛运动员的往来。其二,冬季降雪量大。这里冬季的降雪厚度可达到一两米,使高水平滑雪场应运而生。其三,滑雪场距离市区较近。帕兰多肯滑雪场距离市中心仅5公里,乘车需要10分钟,距离机场也不过20分钟车程。其四,滑雪场雪道总长度达世界水平。据统计为20余公里,目前还在继续加长。说到“软肋”,那就是冰上场馆还是一张纸上的草图。
可以说,哈尔滨和埃尔祖鲁姆各有优势,花落谁家还真是一个谜。
不久,在国际大体联投票前夕,对手再出高招,哈尔滨该如何应对呢?且听下回分解。(记者 梁学增)
摘自:大冬会组委会 2009年2月16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