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由黑龙江省重点新闻网站东北网独家承建的第24届哈尔滨大冬会官网新页面正式推出,网站采用中英文双版,主要承担着黑龙江省对外形象宣传、大冬会赛会信息发布和竞赛成绩查询等功能。
据了解,自2008年5月与大冬会组委签约承建官网以来,东北网先后投入30余名业务骨干和数百万资金,经过长达8个月的周密筹备和紧张工作,相继完成网站内容搭建、技术平台构建和安全系统配备等三方面工作,并通过了组委会相关部门的验收。
目前,大冬会官方网站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到位,技术支撑系统平稳安全,编采流程规范有序。作为中英文发布大冬会相关信息的官方平台,官网以其时效性和权威性,已经成为国内外了解黑龙江、了解大冬会的“第一平台”。
通过多种网络形式加强内容建设
2008年5月22日,东北网与大冬会组委会签订协议,正式承办大冬会官方网站,负责大冬会官方网站的设计、制作、维护以及各类官方信息、赛事新闻的发布等工作。
从接手大冬会官方网站起,东北网自行研发了大冬会官方网站采编发系统,建立了独立的后台存储空间,加大自采原创新闻稿件数量,加快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时效性。截至目前,共发中文稿件1300余篇,累计60多万字,拍摄图片近3000幅,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冬会各个方面工作。制作推出了“大冬会火炬传递”、“迎大冬网络签名”、“大冬会会歌选拔”、“大冬会进校园”、“大冬会倒计时100天”等多个中英文专题,通过集中宣传的形式,在网上掀起了大冬会宣传热潮。同时,东北网还将上述宣传内容同步翻译成英文,在大冬会官方网站英文版进行二次传播,在世界上提高了哈尔滨大冬会的知名度。
统计,自东北网承办大冬会官方网站以来,官方网站点击量不断攀升,去年9月访问量9万余次,到年末,访问量已达64万余次,增长了610%。同时,官方网站稿件还以极高的频率被央视网、搜狐、新浪、网易等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和大型商业网站转载,进一步扩大了黑龙江和大冬会的影响。
为了更立体地报道大冬会,方便网民在线观看最新、最热的大冬会比赛视频,东北网除了在自身开发的系统中发布有关赛会的视频新闻外,还与信息产业厅合作,采用互联网上比较先进的一种流媒体技术――“p2p”的分发软件,网民通过客户端软件下载安装后既可以浏览大冬会视频内容。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还可以在有限的带宽下加快网民的访问速度。
此外,东北网为了达到赛时信息传播效果,还与央视网结成战备合作伙伴,与新浪、搜狐、腾讯、中国网等国内10几个大型商业网站结成大冬会合作报道联盟。
通过升级软硬件加强网络安全
在保证官方网站正常运营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网站的内容及技术维护和网络安全,东北网接手后,将原来搭建在一家公司服务器中的大冬会官方网站及数据,零差错地移至东北网的服务器上来,成功完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系统中的数据对接。
东北网在加强大冬会宣传报道的同时,还对官方网站进行了安全加固工程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127万元,购置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设置了防黑客入侵、防网页篡改系统;与联通集团合作,将大冬会官方网站带宽提高到2G;与公安网监支队和信息产业厅组建了大冬会官方网站安全技术支撑团队。目前,技术团队正在对官方网站的后台支撑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进行各类 突发事件预案准备,开展各类故障排除演练等项工作。大冬会比赛期间,东北网将安排一支20余人的技术支撑团队,对官方网站后台支撑系统进行安全维护,以确保万无一失。
加强业务培训做好报道准备
为了做好大冬会赛会报道工作,东北网组建了专职的大冬会官方网站采编队伍,包括专业的中英文编辑和翻译队伍,设立了由台领导牵头、多个部门组成的大冬会工作部,专门负责官方网站的内容建设、技术支持与维护,以及网站安全等工作。
此外,为了做好大冬会赛会报道工作,东北网根据国际冰雪赛事特点,邀请省内外冰雪赛事的专家对全台编辑、记者进行冰雪体育知识和涉外报道培训。
据了解,赛会开始后,东北网将全方位报道大冬会各项赛事,将一场场丰富的体育大餐展示给受众,将一届成功的世界体育盛会和哈尔滨雄厚的冰雪运动基础和冰雪文化内涵,以及热情好客的黑龙江人、文明秩序的黑龙江展现在世界面前。
摘自:《黑龙江日报》 2009年2月11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