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重庆加强统筹 强化管理 扎实做好“特岗计划”实施工作

  重庆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重点、难点在农村,突破点、关键点在教师队伍。2006年以来,重庆市按教育部要求,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就实施“特岗计划”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主要特点、工作进展,以及“特岗计划”对重庆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带动等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统筹实施“特岗计划”,为“两基”攻坚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国贫县补充新教师共2775名(2006年771名,2007年1153名,2008年851名)。其中:男性1104名占39.8%,女性1671名占60.2%;本科1415名占51.0%,专科1360名占49.0%;应届2672名占96.3%,往届103名占3.7%;小学教师1251名占45.1%,初中教师1524名占54.9%。覆盖了12个区县、584所小学、354所中学。目前,实际在岗人数2759名,占当年招聘总人数2775名的99.4%。他们热爱农村教育事业,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成为所在学校、所在区县教育教学的骨干。

  总之,“特岗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重庆市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量小质弱的现状,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市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

  二、具体做法

  重庆市实施“特岗计划”的具体做法是:一是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市教委与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精神,出台了《重庆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二是研究落实招聘计划。根据各区县政府的申报,按教育部文件精神,研究确定各区县的招聘计划。并将招聘名额落实到乡镇、学校及具体学科,在网上予以发布。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按照教育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的要求,由教育部门会同财政、人事、编办等相关部门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进行招聘。四是切实加强聘后管理。督促各区县落实兑现“特岗教师”待遇,切实加强对“特岗教师”聘后管理,坚持把师德师风教育放在首位,把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培训作为重点,与当地其他在职教师同考核、同奖惩。

  三、主要特点

  重庆市严格按照教育部等部委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实施“特岗计划”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一)做到“七个到位”

  一是统一认识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岗计划”,每年将此列入市级民心工程,将此计划纳入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统筹实施,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并进行考核。重庆市明确将此计划作为改善农村师资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载体、重要抓手,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做到年年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有奖惩。二是组织机构到位。为了确保该计划的顺利推进、有效实施,市级层面成立了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组成的重庆市实施“特岗计划”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形成了教育部门牵头,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积极配合,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三是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广泛宣传“特岗计划”政策,让大家明白:“特岗教师”就是公办教师,必须坚持有余编的区县才能招聘。他与其他公办教师的区别只有一点,即:三年内工资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级财政积极筹措经费,按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确保“特岗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享受当地同级别公办教师的相同工资、津贴及福利待遇。每年划拨专项工作经费60万元,用于“特岗教师”招考、培训等工作。“特岗教师”考试、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认定、体检等均不需交一分钱。2008年起,区县财政还为“特岗教师”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保险费用为每人每年200元。五是服务工作到位。各区县千方百计为“特岗教师”解决周转住房,想方设法为“特岗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购置热水器等生活用品,开通宽带,每学期报销两次探亲的往返车船费等。六是年度考核到位。每年度将“特岗教师”与其他在职教师同考核、同奖惩,将年度考核结果报教育主管部门。七是表彰奖励到位。区县召开优秀“特岗教师”表彰会,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对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同志,予以提拔重用。让他们干事有平台,工作有干劲,发展有空间,事业有奔头,让他们在农村教育这片热土上安居乐业、积极创业、建功立业。

  (二)坚持“五个统一”

  一是全市统一发布招聘简章。在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重庆人事人才网上发布招聘简章,公布招聘计划。二是全市统一实行网上报名。报考者登录重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或重庆人事人才网,进行网上报名。三是全市统一组织招聘考试。招聘考试考场集中设在主城区高校或中小学,各区县按全市统一要求组织面试。四是全市统一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在网上公示“特岗教师”拟聘人员名单,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全市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全市统一组织拟聘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期间,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免费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对未参加体检的统一组织体检。

  (三)带动“四项工作”

  通过教育部的“特岗计划”带动了重庆市“四项工作”:一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大力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计划、特级教师献课计划、农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专项配备计划,着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二是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在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设立“特聘教师”岗位,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三是引导大学毕业生农村乡镇基层就业。2007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将“特岗计划”纳入全市农村乡镇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一并实施,并作为选派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的一部分。四是推动了从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工作。2007年全市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近1万名,率先消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办教师数量不足、区县有编不补、长期聘用代课教师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作好今年招聘“特岗教师”的工作。二是首批“特岗教师”到期后的转聘工作。按教育部要求,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深入区县检查落实转聘工作。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学习借鉴,切实将此计划做成精品,做成品牌,做出效益。

(责任编辑 薛丽华)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