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82期

江苏省立足培养“两高一创”人才
扎实开展高职院校学习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已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江苏省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立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服务地方发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结合高职教育发展实际,明确高职院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2005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视察时强调,高职院校要“多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技能和精神的人才”。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在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视察时指出,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职业学校学生应该是动脑与动手结合、知识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为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江苏省委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紧密联系高职教育发展快、院校多的实际,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查找和解决在内涵建设、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服务。

  二、紧扣科学发展上水平,在促进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结合中提升办学水平

  针对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增多的情况,江苏省各高职院校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两大课题深入调研,查找问题,理清思路,努力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项目导向课程”、“顶岗实习”、“生产性教学”等教育形式正被各高职院校广泛认可、积极推行。围绕这些教育形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两重一再”的提升思路:重构人才培养新模式、重塑工学结合新课程、再造教师职业新能力,以“访问工程师制度”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以“生产带动教学机制”加强学生实训,为企业“量身定做”合格人才。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办学特色。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自满情绪,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凝聚学校科学发展共识,加快“品牌兴校,特色强校,科学育人”步伐,努力建设国家高职示范学校。三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积极促进学生就业。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就业作为当前最突出问题加以解决,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建立起100多个实习培训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将毕业生就业工作重点前移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上来,着眼长远建立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三、突出实践特色,推动高职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江苏省高职院校突出实践特色,把“服务地方作贡献”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进行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在技术研发、科技服务上切实服务地方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一是“一站式”服务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汽集团联合建立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开展“一站式”全方位技术服务,目前已合作开发“制动毂刹车片表面涂装技术”、“专用机床动力装置改造技术”等多个项目,为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集团式服务模式。以企业生产项目为纽带,以教学教育、培训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内容,联合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目前,江苏省已组建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制造业等11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跨区域跨行业、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式服务。三是集群式服务模式。常州市组织高职教育园区5所高职院校联动服务地方发展,突破校际壁垒,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信息平台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形成以政府主导为特征、地方需求为导向的集群式服务模式,推动区域内高职院校共推科学发展、共创国家示范高职园区,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双赢。

(责任编辑 薛丽华)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