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属各高校突出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突出高校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紧密结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组织动员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为地方和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长春理工大学以高技术产业中心为主体,依托机电工程和光电工程的学科和技术优势,建立了吉林省中小企业机电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机电一体化、机电产品三维设计、模具设计、零件造型与数控加工编程、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五大类的技能培训,积极为吉林省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服务;建立了目前国内光电子领域内唯一的专门为光电子产业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的综合技术服务机构――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公共实验中心,有效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用高技术武装、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目标,极大地提高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东北电力大学深入通辽发电厂,就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调查研究,帮助企业找出了生产环节、辅助生产环节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吉林农业大学针对广大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强烈需求的实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组成20个“实践科学发展观专家服务团”,奔赴全省21个“新农村帮扶点”,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发放科普图书资料等形式,培训农技推广人员1000余人次、农村实用人才2000余人次、农民10000余人次,发放实用技术手册5000余册、科普宣传资料10000余份。长春中医药大学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一级学科为龙头,努力建设国家中医心脑病临床研究基地、吉林省中医药博物馆、长白山药用植物园、国家现代中药与生物制药工程中心、康复保健医院等项目,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推进了学校主干学科、主干专业的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为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该校附属医院还研究制定了适合广大群众的饮食预防和药物预防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义诊活动。北华大学主动承担了吉林市劳动局和就业局组织的农民工、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目前已累计培训1000多人。该校大学生党员还自发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北华‘春雨’献爱心”义务支教活动,学生党员挂牌为贫困出租车司机家庭、城市困难家庭提供义务帮教。2008年获得“全国十佳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称号的北华“春雨”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义务家教活动,覆盖了全省16个县区,帮扶对象达到2000余人。
二、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学边查边改
各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突出实践特色,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切实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北华大学针对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够高的问题,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学校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学校立足向管理要效益,切实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深度开源节流,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管理200天”活动,确定了全年节约水电费600万元的工作目标,将四个校区住宅供热社会化,每年可节约热费、维修费达上百万元。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教职工反映强烈的房改遗留问题,为900多户办理了房产证,还有200户正在协商解决。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并为经济困难学生开设了半价就餐窗口。长春税务学院针对教职工提出的学科优势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带头人紧缺等问题,提出“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率”的目标,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良好局面。有的高校还根据人才工作需要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筹备设立人才服务办公室,开通学生服务热线,统筹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截至5月底,吉林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共梳理出突出问题1632个,初步解决突出问题927个,为群众办实事757件,让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实效,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实践活动各项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