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154期

积极谋求特色发展 服务大型飞机专项
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抓住航空发展尤其是民用飞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以航空特色为基础,认真梳理发展思路,整合校内资源,加强科学研究,拓展人才培养服务面,将学校自身建设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和服务大型飞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一、整合资源,夯实参与大飞机工程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发挥军工行业特色、优势,在解决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需要突破的现实问题上下功夫。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两校充分整合校内资源,为参与大飞机工程奠定扎实基础。西北工业大学抢抓机遇,特别设立了大飞机工程科研专职管理岗,进行统筹协调;特批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用于大飞机项目研究;建立国家首批航空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现了航空科技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发挥学科专业技术优势,组织相关学科骨干、科研力量,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联合攻关团队;由航空学院骨干教师、研究生组成大型科技联合工程队常驻上海和西安阎良,积极寻求参与大飞机项目的合作机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实际需求为牵引,研究起草7项相关发展规划及报告,制定了配套工作制度;成立了商用飞机项目合作部,专门处理大飞机项目相关工作;先后邀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国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总经理金壮龙等领导和专家作学习实践活动辅导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同志多次带队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等服务单位、科研院所走访调研,就人才培养、项目共建等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并就进一步深化各项合作达成了共识。

  二、发挥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大飞机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工业人才,怎样培养工业人才” 和“办什么样的工业大学,怎样办好工业大学”这两个问题,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将努力提升为航空工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西北工业大学积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进行培养机制改革,为工程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创新实验区,为学生提供大量进入高端项目的实际工作机会,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5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与中国商飞签订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在产学研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加速培养满足大飞机工程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力求尽快形成我国大飞机工程技术与管理核心团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现有6个相关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新增设2个本科专业和相关培养方向,聘请一批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兼职教授;联合中国商飞设立“大飞机奖学金”,并签订《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将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博士后研究、国际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设计研发和经营管理人才;学校先后向中国商飞推荐百余名校内专家和海外校友,选派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大飞机项目技术方案论证联合工程队工作,为其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系统方案论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并联合共建了民用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中心。

  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在两校各召开了3场专场招聘会,共接收毕业生380余名。西北工业大学已独立或合作承担了34个项目,总经费近4000万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承担大飞机第一期技术攻关项目17项,总经费1000余万元,并获准承担第二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意向20余项。

(责任编辑 张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