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181期

北京市属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扎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北京市属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把维护稳定作为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实效来抓紧抓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确保了高校的安全稳定,为首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高度重视维护稳定工作,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各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到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从“高校稳定关系首都稳定、首都稳定关系国家稳定”的高度来落实维护稳定任务,把维护敏感时段高校稳定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一是坚决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关于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部署,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机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抓好工作研究与部署。二是广泛发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轻敌心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占领学校思想主阵地。各高校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思想主阵地。一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和调研环节,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针对青年学生特点,精心策划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和实施载体,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以党员为骨干,带动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和广大学生一起参加学习实践活动,扩大了活动覆盖面。二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全面启动师德建设专项工作,从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培训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师德建设。三是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相结合。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制度,健全了党组织学习制度、党员教育体系,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师生员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维护稳定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大力建设和谐校园,为高校稳定奠定良好基础。各高校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注师生发展,努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一是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坚持不懈地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以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团结和凝聚师生,促进师生发展,形成发展合力。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固化学习实践活动中广泛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的好经验,确保学校在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师生切身利益,全面体现师生意愿。三是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采取多项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提供就业服务,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四是坚持边学边改,对于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出来的关系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做到能够解决的迅速解决、短期内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努力用实际行动化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高校持续稳定局面。各高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真落实创新体制机制的要求,深入总结“平安奥运”宝贵经验,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巩固高校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一是完善舆情监控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党团骨干作用,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及时掌握高校思想理论动向和校园舆情动态,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及时化解矛盾,积极理顺情绪,主动释疑解惑,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二是完善形势研判机制,探索建立形势会商与情况通报机制。加强与维稳、公安、安全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信息收集与研判,认真落实重要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先口头、后书面”的报告制度,以及重点敏感时段“零报告”制度。三是完善动态预警工作运行机制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健全源头预防责任制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全过程掌控每个矛盾问题的处置情况。四是完善重点防范机制。认真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重点人员摸排、管控与帮教工作,建立重点人员信息库,逐一落实管控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工作措施,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 张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