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部属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第188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整改落实工作初见成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紧紧抓住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师生反映强烈、具备整改条件的突出问题,及早着手、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努力加以解决,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落实以人为本促整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作为整改落实见成效的突破口,把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突出学习实践活动实践特色的着力点,大力提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水平。一是突出特色,修订本科全程培养方案。学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文史哲、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工、实践与实验教学等多个专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方案体现了“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着重突出三个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空间,使学生有更优化的知识结构;注重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二是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针对就业创业问题,学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吸纳学生就业;出台大学生创业促就业方案,建立在校学生创业体验基地、实践基地和毕业生创业企业孵化园区,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有针对性地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求职补助;大力倡导学生转变择业观,设立专项奖励金奖励选聘到村任职工作、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毕业生。针对学生生活用水不便及运动场所不足等实际问题,投入专项资金,启动开水进学生宿舍工程,对全校运动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加快大学生艺体中心工程建设步伐,拟新建的球类馆、游泳馆等也已进入立项程序。

  二、贯彻国家战略促整改,融入发展谋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注重把整改落实工作与当前形势相结合,积极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努力把学校事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一是发挥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服务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由校长吴汉东承担的《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条例》地方立法项目即将完成,由副校长陈小君承担的武汉市100多件地方性法规的法律评估工作,也将进入收尾阶段。学校与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湖北省地方税务局联合成立了廉政建设研究院,承担起省纪检监察干部和地方税务干部的日常培训工作;围绕湖北省政府提出的“能力建设年”主题,与省人事厅合作,对省直机关公务员进行全面的行政职业能力测查,并根据测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二是提升效益,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研究制定了《节能降耗配套改造措施及实施计划》,对学校用水用电实行“归口管理、分类核算、定额包干、节约奖励”的量化管理制度,启动了办公用房节能灯具更换工作,力争大幅度降低年度水电消耗。同时,对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清理,校领导带头腾出首义校区的办公用房,在全校范围内实行用房超标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创新体制机制促整改,解决问题求长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所迫切需要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一是调整导向,深化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适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改变目前科研工作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学校顺应广大教师呼声,对科研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出台新的科研评价奖励办法,取消年度考核中科研工作量的要求,树立重奖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导向,有力地促进了深度科研的展开。在今年全国社科基金评审中,学校共有23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立项数、受资助金额与学科覆盖面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畅通渠道,扎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学校对校园网主页进行改版,设立校务之窗专栏,将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文件、信息,以及校务会议的有关决议及时公布上网,进一步增强决策的透明度;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以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为契机,定期邀请基层党代表列席党委常委会相关议题,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加强与离退休职工的定期沟通与交流,把每年一次的离退休职工情况通报会,改为每学期一次。

(责任编辑 张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