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加大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力度,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一、立足特色和优势学科,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长安大学坚持立足特色和优势学科,把在服务社会中进一步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积极投身交通、国土资源、建筑等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成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一是发挥交通学科优势,立足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解决城市路网规划与布局、城市地铁交通、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等交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西安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交通难题,开展了“西安市地铁建设与管理方案研究”、“西安市城区30余处交通影响评价”等课题研究,为政府部门决策特别是为“西安市城市发展白皮书”等纲领性文件的起草提供参考。二是发挥建筑学科优势,解决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关键性技术问题。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高填土、大挖方工程中高填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陷及滑坡和大挖方后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开展了“陕西省道路基层系列化问题研究”、“黄土高边坡防护稳定与治理技术研究”等数十项专项课题的研究,确保黄土地区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三是发挥地质工程学科优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调查与研究。针对5•12大地震造成的大量地质灾害问题,开展了“陕南略阳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陕西关中周至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陕西渭北韩城地区地质灾害与调查”等调查,进行了“略阳县县城狮子山滑坡的勘察与治理工程设计”等研究,承担了“西安地区地裂缝地面沉降调查”等重大科研项目,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四是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学校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在宏观政策、战略、理论、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及具体技术服务等方面,为政府决策及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及技术支持,并在推进地方科技体制创新与完善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重视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长安大学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把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一是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先后与江苏徐州天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瑞华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建立实验室或研发机构,以共同承担国家任务的形式,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同时,学校积极参与组建高新技术企业或与民营科技企业联盟,成立更多的联合开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形成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网络化科技基础平台。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确立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机制、保障措施及服务体系创新,截至6月底,学校今年共承担科研项目253项,科研经费到款额超过2亿元。系列专利产品“液压传动超大激振力超重吨位拖式振动压路机”,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三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学校研制开发的“全自动汽车安全及综合性能微机测控系统”已被“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个厂家和单位使用,为用户累计创造产值近亿元。学校自主研制开发了“代用燃料添加剂与相关技术”、“系列化沥青凝土设备研发”、“沥青及水泥路面多功能养护机械”等工程机械产品,先后与有关生产厂家成为合作开发伙伴。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