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方位整合各种资源,扩大创业文化传播,科学规划创业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大学生全程创业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注重统筹兼顾,构建有利于全程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统筹兼顾,整合多方资源,把建立有利于全程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作为构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切实抓紧抓好。一是依托“基于CSSO的全程创业教育新模式”项目,成立了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涵盖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产业处、商学院、国际合作和交流处、党委宣传部、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相关部门,大力促进创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统筹协调全程创业教育的实施工作。二是专门成立了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作为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程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研究,努力提升创业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三是设立了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华理分基金会,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基金会的资助下陆续创立,成功塑造了一批学生创业典型,推动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向创业实践延伸。四是着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整合教师资源,从商学院教师中挑选创业基础课程专任教师,从常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辅导员队伍中挑选师资,从创业教育基地、机构中引进企业导师和校外专家,并积极引导工科教师组建学生创业活动专业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和KAB教育中心合作,定期培训负责全程创业教育的授课教师。目前,学校正逐步建成一支包括30名专业师资、50名校内创业导师和50名校外创业导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坚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全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把大力发展创业教育,作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科学规划、系统设计了全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紧扣自身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创业教育发展趋势,密切联系具体专业情况,坚持理论教材建设和实训教材建设相结合、创业基础知识建设和专业行业课程建设相结合,逐步构建、完善了由必修课、选修课、第二专业这三大系列构成的全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必修课,该模块的《创业精神导论》面向全校开放,课程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公开授课,重在对创业精神的诠释和培养。二是选修课,该系列更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用性,注重创业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结合、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结合。学校除开设《创业规划》、《创业投资》、《创业法规与政策》等课程外,还充分利用工科兼职创业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逐步建设了《环境新技术创业》等25门不同专业所在行业的创业知识实训课程,使选修课程基本涵盖学生创业所需要的知识领域。三是第二专业教育,将由商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工商管理(创业管理方向)第二专业”,务求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创业管理知识,为提升创业能力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三、突出实践特色,推动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
华东理工大学在构建大学生全程创业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坚持突出实践特色,牢牢抓住创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注重把课程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大力举办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和创业训练营,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为学生打造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模拟商业活动的平台,推动学生不断积累经营管理经验,为自主创业做好准备。二是进一步引进校外资源,与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紧密合作,推动大学生创业见习活动;与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园区、创业企业展开全面合作,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园区。三是在校内创建创业模拟实验室,扶持学生创业社团发展,组建学生创业兴趣小组,模拟实验室面向创业社团和兴趣小组定期开放。四是依托创业导师和心理咨询中心,为创业实践者提供专业指导、政策咨询、管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