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出多项举措扎实开展专题调研活动,深入师生员工,深入院系所室,创新方式方法,确保调研做得实,问题找得准。
一、凝练“七项建设”,贯彻“四个必须”,确保调研落到实处
为准确把握调研方向、调研内容,河海大学多次召开问题研讨会、专家咨询会、领导小组专题会,在校内外不同层面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研究,凝练了“七项建设”作为重点调研专题:一是发展战略与特色优势明显的多科性学科体系建设;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四是高水平师资、管理、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五是体制机制与办学资源支撑体系建设;六是河海精神、河海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七是学校党的建设。为确保调研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河海大学实行校领导带题调研责任制,每位领导班子成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调研小组,全程负责一个专题开展调研。调研小组以“四个必须”为工作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亲自参与方案制定和调研活动;调研小组必须深入基层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必须真实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成果必须找准重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二、坚持“两上两下”,做到“三进三问”,多种形式广泛问计
河海大学以“带着问题下去、找到办法上来,带着课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为调研方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先后组织召开了不同专题、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咨询会51场;各专题调研组集中走访了院士、老领导、老教授以及各学科带头人;通过专题网站、辅导员博客等途径,广泛征询了学生、校友的意见和建议;统一设计发放了教职工和学生调查问卷15000多份,回收近14000份;设置了专用意见箱、专用电子信箱,以汇集民智。同时,河海大学坚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发展,广泛问计社会各界,做到“三进三问”:进水利行业、进服务单位、进学生家庭,问发展、问需求、问建议。学校主要领导先后拜会了全国政协、水利部有关领导,就学校发展战略、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各专题调研组邀请了江苏省水利厅、教育厅等单位领导进行座谈,从水利行业及社会需求的角度讨论学校发展之路;派出了六个工作组,到全国10个省市48家重点合作单位进行调研;对2003至2008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多渠道征求学生家长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三、理清存在问题,形成“五项共识”,明确未来发展之路
通过形式多样的深度调研,集中各方智慧、共同建言献策,河海大学进一步理清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五个方面形成了共识。一是学科建设步伐亟需加快。水利学科综合优势还不充分,优势学科数量仍然偏少,非水学科与涉水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与促进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科技创新体系亟需完善。科研组织活力仍显不足,科研基地建设仍有不顺,实验室(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三是队伍建设力度亟需加大。各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仍然偏少,团队建设不适应当前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求,高质量师资的补充有待进一步加快。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亟需加强。毕业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完全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构建。五是内部管理改革亟需深化。管理理念、运行机制还跟不上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办学规模的扩大,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五项共识”的形成,为破解学校发展难题找准了方向,为河海大学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