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学书记校长访谈之二

强化优势 提升实力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近日告诉记者,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武汉大学结合实际,凝练出“强化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特点鲜明、意蕴深远的实践载体。

  强化办学特色,就是要根据武汉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方位,立足于现有办学资源、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形成新的发展思路。顾海良说,学校适时提出“大学科”概念,把学科全面地理解为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在内的总和意义上的学科。强化办学特色,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现学校制度和体制建设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武汉大学把提升综合实力作为实践载体的重要内涵。顾海良说,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主要方面。硬实力即办学的一系列条件。软实力包括优良学风、精神面貌、凝聚力等,尤其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的先进性和创新力等方面。(记者 袁新文)

典型引路 谋划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

  建设高水平大学是华北电力大学确定的奋斗目标,是学校多年来的发展主线和发展灵魂。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校党委确定了“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践载体。校长刘吉臻说,我们力求找准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有力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刘吉臻告诉记者,为适应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学校整合资源,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可再生能源学院”。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学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校党委把可再生能源学院树为典范,典型引路,牵动全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刘吉臻介绍说,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启动“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术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催生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记者 袁新文)  

结合实际 突出主体

重庆三峡学院院长詹培民

  如何增强服务库区的主动性、培育三峡办学新特色?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重庆三峡学院结合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深化内部体制改革、构建和谐校园、凝练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突出青年学生的主体性,以教授、博士库区服务团活动为载体,扩大与库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对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力与贡献度。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詹培民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服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学校联合万州区相关单位筹建三峡盐气化工研究院,联合共建“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同时,编制《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年度研究报告》,为库区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学校还在龙沙镇、武陵镇、新田镇等建立科研服务基地,派出教授服务团深入乡镇,组织博士、教授到新田镇、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移民局等挂职锻炼。

  另外,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三成”教育和“大学生党员示范制”为总揽,推进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记者 倪光辉)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5月22日

(责任编辑 张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