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学校的主干专业,我们这个专业在就业中相对困难,但是,学校帮助我们主动联系相关企业,邀请企业来校为我们举办专场招聘会,现在班里的很多同学都落实了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强菲对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做”招聘会感到很贴心。
为就业相对困难的毕业生举办专场招聘会;创新和改进双选工作机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这些都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打出的促进就业的“组合拳”。
学校党委书记蒋庆哲说:“我们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当作关系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学生为本,全员抓就业’为指导思想,积极研究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措施,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了解,截至5月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生签约率近80%,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主干专业签约率接近90%,其中赴西部就业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50名,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主动跑了包括壳牌在内的7个知名外企公司,以学院的名义把公司人事部门、科研部门的负责人都请到学院和毕业生做交流,有的企业当场就和他们感觉满意的毕业生签约。该学院每个月还会召开1到2次就业形势分析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也加大创新和服务力度,将每周一次的就业咨询服务日改为每天都有的就业咨询服务制度。目前共有就业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院系党委副书记及毕业班辅导员共40余人参与到就业咨询工作中来。同时开展了BBS专人答疑活动,学生可以在网上直接与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沟通,目前累计网上答疑600多次。
“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我们重点对特殊群体的就业进行帮扶。”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尚峰说:“我们细致排查地震灾区毕业生、家庭困难毕业生以及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于存在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各院系采取提供重点指导、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措施,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充分就业。”
据了解,目前该校40名灾区毕业生,已经有35人落实了工作,就业率为87.5%;贫困生总数528人,已落实就业人数460人,就业率为87.1%,均高于学校目前平均就业率。(记者 杨晨光)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9日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