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村民喊他为兄弟

――记优秀大学生志愿者黄贵军

  黄贵军,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骨伤0302班学生。2006年7月毕业时,黄贵军毅然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湖北,来到贵州省遵义县喇叭镇,成为一名志愿服务西部的志愿者。

  黄贵军接手的第一项工作是负责喇叭镇的远程教育。由于他大学读的是医学专业,远程教育对他来说很陌生,但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劲儿,黄贵军多次到全镇7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当地的需要,搜寻挑选农村实用技术讲座、法律法规,制作农村实用卫生知识等课件,并刻录成光盘,在各个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和家庭播放点定期为村民免费播放。

  一开始,对这个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村民并不买账。有人说:“我干了一辈子农活,难道还不如你一个毛头小子,跟你学东西,能管用吗?”黄贵军不顾村民的冷漠,挨家挨户给他们讲道理,村民的观念也逐步发生了转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喇叭镇瓦龙村成功试种了200亩韩国辣椒,亩产增加100多斤,亩产增收1000余元。后来黄贵军又发动村民进行稻田养鱼、建烤烟基地、发展农村沼气池,村民收获了丰厚的“果实”,其他村子都争相模仿。就这样,他带领村民走出贫困窝,踏上致富路。

  2006年,黄贵军了解到镇卫生院基础薄弱、医疗条件有限,主动提出要到卫生院兼职工作。他还经常下村组织村民学习,免费为村民针灸推拿,为村民讲解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及卫生知识和政策法规。为了不耽误村民生产,他把所有的宣讲活动都安排在晚上。很多次,他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跌倒了又爬起……朴实的村民也把他看成自家人,亲切地喊他兄弟,经常拿出好吃的食物、家酿的土酒招待他。坐在村民家的火炉边,听他们讲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黄贵军深深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2007年7月,黄贵军在喇叭镇的一年服务期满,志愿者们一个个离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黄贵军提出了延期一年的申请。这让当初很支持他的父母难以理解。为此,母亲专程赶到贵州劝说他回去,黄贵军把母亲请到乡下。当看见村民热情地招呼自己的儿子,询问各种知识,并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时,母亲流泪了,鼓励黄贵军好好干,干出点成绩来。一向孝顺的黄贵军也流泪了,他对母亲说:“请理解儿子,我想留在一个最需要我的地方,为了自己的选择去奋斗!”

  2007年,黄贵军获得“遵义市优秀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贵州省优秀青年志愿者”,2009年3月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并以优异成绩被录用为贵州省公务员。(通讯员 何国珍 彭发军)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18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