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基层在行动

  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街道主任潘惠琴近来忙着走访社区内的大学毕业生家庭,了解他们的求职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潘惠琴告诉记者,欧阳街道今年有637名大学毕业生,街道要对这些家庭进行家访,并要举办一次有针对性的招聘会来促进这些毕业生就业。另外,街道也将结合工作需要,拿出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

  在上海,许许多多基层干部像潘惠琴一样在为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而忙碌着。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寒流”,上海各区县纷纷开展大学生就业援助行动,出台多项激励政策,认真挖掘就业岗位。街道干部更是全体总动员,走家串户,左右沟通,对辖区内的大学毕业生实行跟踪服务。卢湾区在区、街道就业服务机构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开展了送一封就业服务告知信、发放一份就业指南、举办一次就业形势报告会、开展一场职业推荐会的“四个一”就业援助服务。据了解,仅在3月1日召开的专场招聘会上,就有近百家企业参与,提供了千余个招聘、见习岗位。

  各区县还挖掘社区工作岗位,招聘大学毕业生到居委会一线工作,为居委会工作注入“青年元素”、“创新元素”。虹口区的每个居委会都为大学生预留两个岗位。卢湾区、长宁区的一批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居委会储备干部、社区工作者等专业性岗位。各区人事局则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储备等方式,为优秀大学生进入本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创造条件。

  据调查,上海今年毕业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意向者达3%,大约为5000人。为了鼓励这些大学生创业,上海出台政策,允许大学毕业生以没有注册资本的“零首付”方式创办公司,各区都特别安排了专项资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等进行扶持。卢湾区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房租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提供申请最高额度为100万元的开业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扶持。长宁区给予创业人员一次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或开业补贴,并且设立开业指导专家流动服务站和“青年创业沙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记者 曹继军)

摘自:《光明日报》2009年4月16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