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0月份调度会议,这是全国校安办召开的第五次调度会议。上个月,我们在内蒙古和广西分别召开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现场调度会,请各省校安办通过PPT和视频方式逐一汇报了工作进展,进一步强调了今年需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总体上看,9月份调度会议的成效十分显著。会议召开后,工程实施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各地普遍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将校舍安全工程作为政府工程来抓,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推动、相关部门领导亲力亲为、各方面力量充分动员的工作推进格局。河北、广西等不少省(区)的省级领导深入到基层检查和调研,已不仅仅是通过批示或开会推动工作。二是工程实施有了显著进展。截至9月底,已经有21个省份100%完成了排查任务,23个省份完成了鉴定任务的50%以上,河北、河南、吉林、陕西、辽宁、陕西等省份鉴定工作进展幅度超过了50%。总体上看,工程基本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的要求稳步推进。三是在工程实施中,一些县市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如河南省焦作市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9000多万元,全面启动了校舍加固改造工作。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09年已投入近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校舍安全建设,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为确保今年暑期开工的7所农村学校建设项目按时投入使用,在国庆长假期间还连续奋战,就在10月9日,全区10000多名农村孩子搬入了崭新的教室学习。湖北省赤壁市及早启动工程规划制定工作,新的规划经市政府组织专家论证确定后,随即通过当地人大立法形式规定下来,保持30年不变,确保学校的规划不因领导、校长变动受影响。对这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大家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刚才,祖荫同志已经通报了各地9月份工作进展情况和目前各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北京、河北、辽宁3个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省份介绍了经验,广东、海南也代表工作滞后省份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对进一步做好工程实施工作表了态。下面,我代表全国校安讲三点意见。
一、重申一下2009年需要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的时限要求
到2009年底,有五项工作必须完成:一是在10月31日前100%完成校舍排查鉴定工作,并出具每一栋校舍的排查鉴定报告。二是在10月底制定出工程规划,报省级人民政府,并正式报送全国校安办。三是在11月30日前,每个县都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建立每一栋校舍的纸质档案。四是在12月31日前,完成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到今年年底完成三年工程任务的30%。现在已经10月中旬了,时间已经相当紧迫。各地要严格按照工程“路线图”和时间表的要求,倒排时间,抓紧推进工程的各项实施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如期完成。特别是工作还比较滞后的省份,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绝不能影响全国的进度,拖全国的“后腿”。如果因为我们工作推动不力影响了工程顺利实施,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二、对进度缓慢省份的工作要求
目前看来,尽管各地工程实施有了很大进展,但总体上仍不平衡。有的省份工作明显滞后,天津、湖南、江苏、广东、福建、海南、浙江、贵州、宁夏等9个省份已鉴定校舍面积占辖区内校舍总面积的比例尚不到50%。对进度缓慢省份,我强调三点要求:
第一,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要认真分析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知道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排查鉴定工作进展缓慢的省份,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了进度。是重视不够?技术力量不足?还是排查鉴定经费不落实?如果是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就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由政府领导亲自抓,加强督查督办。如果是技术力量不足,省级就要加强协调统筹,加大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如果是经费不落实,就要千方百计筹措经费,确保经费落实。最近全国校安办到地方督查时发现,有的县具备排查鉴定的技术力量,但就因为经费未落实迟迟不开展工作,影响了排查鉴定的进度。与之相反的是,作为西部地区省份,甘肃虽然也面临校舍排查鉴定技术力量不足问题,但甘肃省校安办积极协调当地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加强技术力量培训、分片包干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本级或者本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政府汇报,争取尽快解决,决不能对问题置之不理。总之,工作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省级统筹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我相信,工作干的好与坏,进度能否跟上,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不重视,具体负责的同志作为不作为。
第二,进一步提高责任层次。校舍安全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工作、财政工作或建设工作,而是一项政府的工程,涉及到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只有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责任,工程才能顺利实施。一些省份之所以工作滞后,原因之一就在于责任未真正落实,尤其省级责任履行不到位。例如,有的省至今仍未就工程资金筹措进行研究,迟迟拿不出资金落实方案,对收费减免、学校用地等相关政策也没有提出具体落实意见。目前看来,要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责任层次,将责任上移。工作进展缓慢的省份,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将责任明确到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定期进行调度和检查督促。今后,对工作滞后的省份,全国校安办已经请示国务院,将按月召开省级领导调度会议,请主管省长或政府秘书长来参加会议,进一步加大工作督促力度。
第三,采取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各地工作情况看,工作干得好的省份,工共同经验就是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校安办工作得力,作风扎实,带着感情在从事工作,责任切实落实。一些省份工程实施进度缓慢,原因主要还在于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因此,必须采取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针对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省级人民政府要将校舍安全工程列入政府的重要督办事项,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并将此作为对各级各部门领导绩效考评的重点。针对地方责任不落实,省级校安办要参照全国校安办的做法,实行“分片包干”的方式,由省级校安办各成员单位分别对一个或者多个地区工程实施进行定点检查和督促。同时,还要做好电话监督举报和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社会监督。在工程实施中,不少省份探索了好的做法和经验,如辽宁省实行“飞行督查”,由省校安办组织专家,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效果十分显著。总之,各地的问题都可以从32个省份中找到解决办法。大家要加强学习借鉴。
三、对全国进一步推进工程实施的总体要求
第一,坚持“三个不变”。即:坚持将校舍安全工程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基础工程不变、坚持三年完成工程任务的总目标不变、坚持2009年完成三年工程任务30%的要求不变。校舍安全工程量大、面广,任务十分繁重。据了解,个别省份有畏难情绪,考虑在工程目标上打折扣。在此,我再一次郑重告诉大家:三年之内完成工程目标是国务院确定的,我们都没有权力改变。关于2009年的工程任务,考虑到今年是工程启动的头一年,各项准备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再加上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部分地区完成2009年工程任务可能确有困难,对此,全国校安办已经印发通知,明确各地在确保三年完成工程任务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对年度间任务做适当调整,但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批准,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全国校安办尚未收到任何关于调整2009年任务的正式申请。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完成30%的工程任务是各省都认同的。希望大家全力以赴,确保这一目标如期实现。
第二,把完成排查鉴定作为10月份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之所以要反复强调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排查鉴定工作,是为了摸清底数,确保能够及时制定出工程规划,便于在明年的财政预算中申请资金。如果完不成排查鉴定工作,那么将难以科学制定工程规划。现在看来,排查鉴定工作总体上进展显著,但各地情况十分不平衡,不少省份到9月底才完成不到50%的排查鉴定任务,个别省份甚至只完成了不到20%。在此我要再一次强调,全国校安办到10月底要对各地排查鉴定数据进行汇总,并正式报送国务院。对于不能按时报送数据的省份,我们将在报送国务院的文件中单独注明“某某省数据尚未及时报送,暂缺”。若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无法向省政府交代,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我想谁也担负不起这个责任。
第三,把制定好工程规划作为10月份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工程规划制定工作,我在9月份的调度会上已经专门强调过,各省都要确保在10月31日前把工程规划制定出来。重点制定好三个规划,即:三年总体规划、每年的实施计划和每一栋校舍的加固改造方案。做到“四个结合”,即:一是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二是与区域内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三是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四是与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划相结合,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在规划编制中,对校舍面积、加固改造单方造价等基础数据一定要核准,务必做到实事求是。规划不仅要搞清楚辖区内的校舍面积数、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固改造的校舍面积数,还要搞清楚有多少需要重建、多少需要迁建、多少需要加固改造,并测算出实际的资金需求。同时,要搞清楚目前中央、省、市、县各级分别能落实的资金数,测算出资金缺口。规划制定出来后,要及早向省级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在2010年的省级部门预算中提前安排工程所需资金。我们之所以要求在10月底制定出工程规划,就是为了赶在2010年省级财政预算确定前提出资金申请。抓住了这个时机,落实2010年工程资金就有了希望,否则就可能落空。
第四,狠抓纸质校舍档案建设、网络版校舍信息库建设和工程施工进度。前两项工作不仅是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的关键,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落实工作人员和硬件购置、系统维护等相关费用,确保这两项工作如期完成。全国校安办将对各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前看来,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努力,各地工程实施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总体施工进度明显偏慢,还达不到工程“路线图”和时间表的要求,目前已经开工的校舍面积占全国中小学校舍面积的比例还很低,各地对此要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都要积极采取措施,统筹落实工程实施中涉及的收费减免、学校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千万不要将宝贵的时间耽误在前期准备工作上。项目立项后,要立即倒排工期,通过进度通报、开展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强工程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时间、具体责任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最近我们了解到,一些地区在工程实施中主动性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中央资金不到位之前不干活,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按照我国现行体制,中小学校舍建设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今后,一定要避免“等靠要”的现象再发生。2009年的中央资金在9月份就已经下达到省级,各地要按要求尽快将资金下达至县级,并督促尽快开工建设。南方省份要保证2009年中央资金项目全部开工;北方高寒省份要抓紧目前的有效工期,加快建设,同时做好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气候条件一具备就立马开工。全国校安办将组织对各地项目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对因工作不力导致施工进度缓慢的省份,今后将在资金支持上予以扣减。
第五,省级校安办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和指导力度。从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看,省级校安办基本履行了职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还应重点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熟悉情况,把工作抓实。对辖区内各市县的工程实施进展情况,要及时进行跟踪,全面了解,这样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在9月份的调度会议上,我们请各省采取PPT和视频的方式,逐一汇报了工程进展及项目施工情况,目的就在于检查各地对工作的熟悉情况。从9月份调度会情况看,有的省份对情况十分清楚,但有的省份对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还是一笔糊涂账。今后,省级校安办一定要在把工作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二是及时做好协调和汇报工作。前面我已讲过,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政府工程,不仅仅是哪一个具体部门的责任。这就需要省级校安办充分发挥协调的作用,动员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共同做好工程实施工作。对校安办不能协调和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总,主动向省级人民政府汇报,提请政府决策。总之,要开动脑筋,智慧工作,充分发动和依靠各方力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三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工程实施中难免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省级校安办切实深入到基层,靠前指挥,在一线指导。对中央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不能简单地发文或开会传达了事,一定要督促落实到位。尤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多深入到一线,多做些调研,这样才能指挥得当,科学决策。四要帮助各市县解决好特殊困难和问题。工程实施中,对各市县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要加强指导,帮助予以解决。对排查鉴定技术力量不足的,要统筹省内其他地区的技术力量予以支持;对财力薄弱、资金落实困难的,要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干部配备不到位的、组织领导不力的,要督促市县政府抽调得力人员从事工程实施工作,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第六,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自5月份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全国校安办在加强督查督办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校安办的11个部门都分别印发文件,就工程实施工作对各自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校安办已建立了“分片包干”、暗访等相关制度,组建了专门督查暗访队伍。最近,监察部专门赴有关省份进行了督查,全国校安办也组织进行了暗访。按照全国校安办要求,多数省份已经就加强督查督办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工程实施的督查督办网络,对保证工程顺利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后,各地还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继续加大对工程实施的督查督办力度。
第七,抓好资金筹集和管理工作。目前看来,各地已在资金筹措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希望继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及早落实工程资金。同时,要严格按照国务院要求,抓好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要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对资金安排、支付、使用、决算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坚决杜绝各种违规行为。要建立校舍安全工程预决算制度,每年到年终都要报送资金决算报表,明确资金使用去向。总之,就是要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让国务院放心,让省级人民政府放心。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中的资金和项目统筹问题。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在工程实施中要加强省级统筹。目前看来,各地在筹措校舍安全工程资金时切实加强了统筹,将初中工程资金、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以及以往其他项目资金列入了校舍安全工程的大账。但同时大家一定要明确,其他工程和项目也是有明确目标的,千万不要搞“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影响了原来工程目标的实现。
同志们,校舍安全工程已经进入了排查鉴定的最后阶段,工程实施也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让我们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齐心协力,扎扎实实推进工程的各项实施工作,确保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