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县东榆小学是原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腹心的一所农村完全小学,有在校小学生2100多人,教职工100多名。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东榆小学坚持以教职工为本,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坚持以家长为本,架起家校协作的桥梁;坚持以学生为本,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开门红。
民主议事会,激发教职工的创新活力
“办公室主任要彻底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服务职能,搞好上下左右的协调沟通,不能动辄以学校领导自居,颐指气使,忽视自己的职责本分。” “德育处主任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规律和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同时要待人亲切,与生为伴,及时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案。”“教科室主任应该引领我们做好新课改、新理念的研究与甄别,搞好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在明确各处室职责的民主议事会上,教职工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本学期,东榆小学根据县教育局的指示和学校的需求,增设了一个办公室、一个教科室和一个德育处主任的职位。为进一步明确各处室的职责,提升工作效率,争取全体教职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校长的主持下,学校一改过去生硬宣读职责条款的做法,组织教职工一起研究制定各处室负责人的职能职责。经过九十多分钟的探讨和争论,初步总结出办公室主任职责14条,教科室主任职责12条,德育处主任职责17条,并达成了根据需要每年审视、修改一次岗位职责的共识。
家校协调会,架起合作共赢的桥梁
“参加这次培训会前,我对如何预防猪流感(甲型H1N1流行感冒)真还心中没底,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不那么担心了。猪流感(甲型H1N1流行感冒)可防可治可控,只要注意预防、及时治疗就行了。”“说实在的,在参加这次会议前,我对让我儿子回来督促我搞‘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有抵触的,我总认为,学生在校是学习的,关心什么环境治理,搞清洁卫生我还要孩子教?但通过这次会议,我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理解城乡环境综合自理‘小手牵大手’的重要意义了。以后,我一定认真做好环境治理工作,不给孩子为难,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一学期一次的家校协调会上,东榆小学的老师们在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后,对当前开展的“小手牵大手、一生带一户、千生带万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甲型H1N1流行感冒的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宣传,对家长的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共鸣,进一步增强了家校协作的合力。
班级讨论会,激发“红歌”传唱的原动力
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东榆小学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营造出浓厚的“红歌”育人氛围。一是将红歌歌名串编成富有情趣的小故事,使孩子们铭记于心,如:“祖国的孩子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嘀哩嘀哩”“歌唱二小放牛郎”,“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多么幸福……”二是每一位孩子都要会唱“红歌”,能说出“红歌”的大意,能基本领会“红歌”的意境。三是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能用画笔表现一首“红歌”的意境,并将优秀作品在全校巡回展出。四是利用早晨和下午的课前十分钟“唱红歌”,在课余时间“播红歌”,让动人的旋律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五是举办歌咏比赛,共同唱响“祖国万岁”的节日赞歌。
为进一步拉近“红歌”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听红歌”、“唱红歌”、“画红歌”、“演红歌”的积极性,自觉用“红歌”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东榆小学各班充分利用班会、队会展开讨论,将“红歌”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将活动的组织权还给班干部,将构建红色校园的创意权赋予孩子们,在对学生进行民主启蒙和自理自律教育方面迈出了崭新的步伐。(岳晓燕 李正友)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09年9月25日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