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灾区学生告别板房 绩效工资全面兑现 藏区学生读中职免费

四川坚持科学重建解基层难题

  “我们17万余名灾区学生已经全部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30个学科共1387名‘特岗教师’全部到位,7200余套农村教师住房将在年底前建成;中职每人1200元教育券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惠及10万名中职学生!”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日前在中职和中小学学习实践活动汇报会上透露了这一喜讯。

  “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教育面临灾后重建的重任。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该省围绕“加快恢复重建,振兴四川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鲜明提出了“坚持科学重建促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活动主题。如今,四川省1.7万所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的19.6万名党员纷纷动员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灾后重建。

  “在中央、省、市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我省灾区学生入住永久性校舍的比例是91%。”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说,所有担负灾后重建任务的学校正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努力打好灾后重建的攻坚战,确保今年年底95%以上学生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

  彭州市职业中学位于成都市的远郊县,农业人口偏多,经济相对滞后,大地震对于该校教育资源的破坏直接影响了老百姓“有学上、上好学”的切身利益。“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是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校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还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了1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学需要。”该校校长刘冰说。

  “地震后学校的技术装备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彭州市实验小学校长何洪蓉说,至今学校已获赠40余台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有效运用于教学当中。

  除做好灾后硬件设施重建外,四川还把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绩效工资视为科学发展的牢固基础,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作为事关学习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围绕“政策制定、落实兑现、维护稳定”三个关键环节,该省强化了目标责任、加大了督查通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等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兑现工作顺利推进。截至9月30日,四川实现了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面兑现,涉及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62.6万人,离退休职工25.6万人。目前全省教师队伍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四川积极推进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以实施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推动职教上台阶,是省委、省政府一项重要的惠民富民工程,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工程,也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涂文涛说,目前,全省共有85所职业学校,涉及19个市、州接收藏区学生上万名。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省教育厅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藏区免费中职计划的重要动力,专设“9+3”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州也建立“9+3”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了全省教育系统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9+3”学校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民族教育、增进民族团结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加强师生感恩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友爱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记者 刘琴)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7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