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不足30亩的云南工艺美术学校虽小,却处处“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为教师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校长徐征说:“学校就是要一切为了老师和学生。”
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而且中专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弱,为此学校加强管理,每晚7时至第二天早8时,五六名值班老师都会带人在学校“巡查”;每班配一名老师专门辅导学生们上晚自习。在学生社团的组织下,拔河、书法、征文、演讲等校园文化活动热闹起来,学校周边的网吧等场所渐渐受到学生们冷落。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学生走出校门,考察滇池治理,拿身边的例子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为解决就业这个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校与福建省福清市融侨经济开发区企业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如今两家达成协议: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可以送到开发区内的任何一家企业实习。
教师个人的发展,就意味着学校的进步。云南工艺美术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激励政策:教职工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承担七成学费;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培训、考证取证的,学校补助部分开销;实行教研室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津贴制。(记者 徐元锋)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12月5日
(责任编辑 刘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