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校长实名推荐,没想的那么玄

2010-03-15收藏

  针对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推荐心得――校长实名推荐,没想的那么玄。

    “我推荐的孩子肯定是综合素质很高的学生,是选出来大家都认可的那种。”说这话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一脸自信,语气中透着自豪。

  去年11月,北京大学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照此方案,全国部分优秀中学学生可凭所在学校校长一纸推荐信直接进入北大招生面试。全国共有39所中学入围,启东中学是仅有的两所县级中学之一。

  在媒体报道中,公众对校长推荐的期望颇高,希望这些校长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推荐偏才、怪才。但在被推荐学生名单公开后,最多的质疑是,为何校长们推荐的都是拔尖学生?启东中学推荐的黄?V?V历次考试稳居年级前三,担任校学生会学习部长,竞赛获得省级奖项,同时还是一个体育小明星。

  “您会考虑推荐一个成绩不是很拔尖的‘偏才’‘怪才’吗?”记者问。

  “那舆论压力就大了,哪个校长敢冒这种风险啊?”这位当了26年中学校长的人大代表并不讳言。

  对于入围推荐名单的感受,“惊奇?惊讶?”王生摊摊手,“我都没有。”

  “我觉得校长实名推荐和以往的自主招生在流程上没什么差别。”但他同时认为,把这样的权利赋予一所中学,无疑是北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肯定。

  启东中学每年有15―20名学生能考入北大、清华。黄?V?V所在的高三(1)班是启东中学理科实验班,集中了这所全国名校中的尖子。目前,全班50多名学生中,已有10人被保送至清华、北大等一流名校,共有45人被提前录取或者享受自主招生的加分政策,一些学生加分甚至高达50―60分。

  入围推荐名单后,学校按照自主招生的一般流程,马上召开班主任会议,并向所有高三考生通报了这一消息。在报名截止时间内,只有十几名学生报了名,“这些学生考北大基本都没问题”。

  这一结果并不让王生意外。“成绩太差即使享受降30分录取也不行。”经过年级老师推荐,少数几名平时成绩只够重点本科分数线的学生被刷下,剩下的十来名学生参加了由专家委员会和校长组成的评审团现场评审。

  自主演讲5―8分钟后,12人小组投票,黄?V?V和另外一名女生表现优秀,票数相当。只是腼腆的黄?V?V笔试成绩更优秀,另一名女生的演讲更精彩。

  围绕选哪个学生,评审团之间有了分歧,后来王生的观点占了上风:相比起来,文化课成绩比面试成绩更稳定。评审团的天平偏向了笔试成绩更好的黄?V?V。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件事情让王生很“纠结”:2009年8月,在参加清华大学暑期夏令营时,因为考试成绩突出,黄?V?V已先期被清华“锁定”,清华招生办承诺,如果她报考该校,至少降10分录取,如果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也许可以降更多的分数,但现在北大招生在前,是否让给北大。

  最后,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评审团定下了黄?V?V。

  接下来是张榜公示。“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没有接到一个说情电话。”王生说。

  11月24日,他用“启东中学”抬头的信纸亲笔写好了推荐信,将传真发往北大,接着抓起身边的电话,给清华大学招生办打了个招呼,希望对方能设身处地体谅学校,也理解学生,并承诺“如果清华也采取类似措施,同样鼓励一流的学生报考”。

  “校长实名推荐,从事件本身来说,是对现有高考制度的完善和破冰。”王生坦言,目前社会上把眼光都放在这些被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身上,稍有差错就会引起很大的社会舆论,作为校长本身在推荐人选上也慎之又慎。如果举荐的孩子好,以后可以推荐的人数可能会增加;如果推荐的孩子不够优秀,还可能会被退回来,明年这个推荐权可能就没有了。所以,学校会珍惜这种权利,理性地进行推荐工作。

  他寄希望于名校将更多推荐名额留给校长,通过公开程序选拔,这样才可能留点名额给“怪才”“偏才”。他同时强调,实名推荐肯定是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失去诚信既毁学校又毁学生。(记者 陈瑜)

搞自:《科技日报》2010年3月12日

(责任编辑 王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