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0年3月11日21时08分报道,小城大事两会说。
主持人:欢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和中国广播联盟联合制作的《小城大事两会说》特别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向菲,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市委书记姚玉舟。姚书记,欢迎您!
姚玉舟:谢谢你,主持人好,听众好,
主持人:说到铜陵,可以说,这是一座因产铜而得名的城市,有一个名号叫中国古铜都,但是现在一提到铜陵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好”。什么办的好?咱们的均衡教育办的好,但是均衡教育这个词似乎就是从铜陵发展而来,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什么是均衡教育。
姚玉舟:均衡教育,我们叫均衡教育经验,可以说出自铜陵,我们现在讲的均衡教育,主要还是指的叫义务教育阶段。我理解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我们现在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基本相当,第二层意思就是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应该说有这两层意思。
主持人:“两个平”一个办学水平,一个是平等受教育权力,而本身教育的宗旨就应该是完成这两项任务。现在全国各地其实都在想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困难重重,一个困难套着一个困难,能不能说一说铜陵最先从哪一环入手来破解这个难题的?
姚玉舟:讲到义务教育,在铜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在社会上出现一股“择校热”,针对这种情况,铜陵市采取了这样几点措施,一是切块招生,把优质资源均衡的进行分配,从从最初的25%起步,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超过70%,这个应该说很重要。
主持人:优质资源平均分配,比如说优秀的教师要平均分配到各个学校。
姚玉舟:这是其中之一,关键是这个当时我们在学校办学水平应该说不是同等的情况下,比如说我们有一部分示范高中,有一些当时叫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就是它们这个学校的招生,再根据每个初中、每个小学叫切块,根据学校的比例和学生的分布切块进行分配,现在已经超过了70%,这个应该说是很关键的一点。
第二是坚持办学标准,就是我刚才讲的第一层意思,学校要有一个平等的办学水平,我们在硬件上、软件上坚持一个办学标准。在一个,我们能够做到什么呢?把有限的投向教育这块的资金,投向薄弱学校,这个非常关键,在这一块我们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多做雪中送炭,多向硬件设施和软件都比较薄弱的学校多投入。
第三点坚持特色办学,不搞一刀切,不搞千篇一律。我们讲中国这么大,我们在教育上既要培养全才,大家认为的全才,就是各门学科小孩都非常优秀的,这样的学生是需要的。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怪才,我们铜陵这么多年,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缩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
第四点就是能够坚持城乡一体,铜陵是安徽确定的第一批叫“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在这儿之前铜陵抓住了一些机遇,能够做到城乡办学的水平的中等化。
第五点就是始终坚持教育的改革,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比如说,我们当前正在做的,就是打破学校里边老师的这种身份,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你是某一个学校的老师,我们现在就打破这个学校教师的这种身份,按照县区确定教师的身份,让教师在一定的区域内流动起来。
主持人:也就是说现在如果介绍某一位老师,您只能说您是哪个县的老师或者哪个区的老师?
姚玉舟:是这样的,现在目前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我们现在试行了这么多年的计划生育,有一些学校的办学规模达不到,一方面整体超编,另外一方面叫结构性缺编,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让优秀的老师流动起来?我们始终是每年坚持在教育这一块,选择若干项进行突破,这也是均衡教育取得很重要的经验。
摘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0年3月12日
(责任编辑 陈思怡(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