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吉林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吉林大学迅速反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全校师生尤其是党员师生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用爱心和实际行动唱响创先争优之歌。
一是号召师生员工踊跃捐款捐物。学校党委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倡议,并强调党员师生要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校师生员工纷纷传达对灾区人民的祝福和关爱。8月16日晚,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爱心的首批捐款80万元通过“我们在一起——吉林省抗洪斗争文艺晚会”晚会现场送达吉林省慈善总会。此后,学校师生员工捐款工作仍在继续,学校党委计划将剩余款项用于定点资助。
二是组织力量提供医疗救治服务。根据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学校党委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帮助灾区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学校白求恩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医疗救治队伍,筹措价值8万余元的药品奔赴受灾严重的永吉地区。期间,医疗队平均每天接诊各类患者100人次以上。尽管条件艰苦,工作强度大,但全体队员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党员和领导干部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带领队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实践服务中体现了争创活动的实质。学校白求恩第二医院派出6支医疗队,前往前郭县医院、抚松县医院、敦林总院、四平市第五医院、梨树县中医院以及光明社区开展对口支援,为灾区所在地医院提供技术指导,协助做好受灾群众的医疗救治。同时,学校各医院安排有关科室为灾区患者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学校还为受重创的灾区医院提供药品、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累计向灾区医院捐助人民币180万元和价值10万元的药品以及价值27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
三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为帮助灾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以勇于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风貌,积极行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和本单位实际,组织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热情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学校农学部发挥科技支农专业优势,安排农业专家深入灾区乡镇,开展动物卫生防疫和人兽共患疾病防控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种植、养殖生产等。农学部还结合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实际情况,录制科技讲座等节目,通过电视台以专题节目形式播出,为全省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