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通过实施“零距离党建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作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构建全覆盖体系,“零距离”贴近教育教学实际。长沙市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全覆盖。一是将支部建在教学年级上。以年级为单位设立支部,广泛开展党员“三联系三示范三评价”活动,即在工作指向上联系教学班、联系学困生、联系非党员教师;在工作职责上办好示范班、建好示范组、上好示范课;在工作成效上看联系对象思想觉悟有无提高、工作(学习)能力有无提升、工作(学习)成绩有无起色。二是依托功能团队发挥支部功能。依托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协会、班级教师团队,设立功能型党组织,先后推出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技能比武、学生成长问题论坛等活动,破解教育教学难题。三是支部覆盖民办教育。大力开展公办、民办学校党组织共建活动,组织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培训,发展业务骨干和优秀学生入党。
实施区域化党建,“零距离”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地域相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思路,组建7个区域化党建工作片组,以城区省级示范性学校为引领,结对服务区县(市)中小学,全面提高区域内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一是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内硬件资源共享。城区学校广泛发动师生捐献钱物,将大量的仪器装备、图书资料送到农村学校。城区学校累计已向148所农村学校捐赠多媒体设备148套,电脑802台,图书资料12000册。二是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内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推行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先后有100余名党员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或挂职锻炼,140名优秀教师到78所农村学校志愿支教,800余名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三是以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内教学资源共享。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和丰富教学资源库,向农村学校开放。
搭建高品质平台,“零距离”服务人才成长。创新党员学习教育形式和载体,为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利用假期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到中央党校学习研修,提高基层学校党组织负责人理论水平。利用驻长高校人才聚集优势,开办“党员书香学堂”,方便党员自主选学。开设“长沙教育科学发展大讲坛”和“书记讲党课、校长开讲座、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创新课”,目前已开课400余节。二是搭建新型党建平台。通过开通“长沙教育先锋潮”网站、创办长沙教育党建手机报、开设党建微博等方式,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新平台,提升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三是打造关怀服务品牌。开通党员服务热线,定期组织心理、法律、家庭教育、教育政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党员群众排忧解难。开展帮扶慰问困难教职工、交心谈心、书记假日访谈等活动,深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师生工作;利用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等平台,促进基层党组织书记互相学习交流。
在“零距离党建工程”的引领下,长沙市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截至目前,全市校舍安全工程完成总量的80%,中小学合格学校比例达到80.7%;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到0.08%和0.88%, 适龄三类残少儿童入学率达到85%;贫困生入学资助体系基本完善,近7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在城区公办中小学就读。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