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269期

生活上解困 学习上解难 思想上解忧

--浙江大学实施“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创先争优

2011-12-28 来源:教育部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收藏

  编者按: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809期上刊登了浙江大学实施“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的做法,现予以转发。

  2011年8月份以来,浙江大学在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创新实施“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组织学校教职工自愿与本科一年级学生寝室建立直接联系,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加强新生思政政治教育,帮助他们生活上解困、学习上解难、思想上解忧,切实做到让学生受益、让老师受教、让家长满意。

  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领导率先报名,党员教职工积极响应,广大教职工踊跃参与,目前全校共有1471名教职工报名,其中共产党员约占75%,实现了全校1426个新生寝室志愿联系教师全覆盖。“新生之友”中有院士4名、“973”首席科学家10名、“长江学者”19名,高层次人才的广泛参与极大增强了这项活动对新生的吸引力,营造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三全育人”浓郁氛围。

  主动关怀,当好新生生活的贴心人。把关心新生入学生活作为“新生之友”创先争优的第一抓手,组织引导“新生之友”深入新生寝室,了解新生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电气学院一名教师多次深入寝室看望新生,并且经常发短信、打电话给新生,与新生亲切交流入学后的体会,利用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及时为新生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入学后的准备以及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校机关一名教师联系的是民族班的4名藏族新生,了解到他们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后,及时帮助他们了解勤工助学岗位信息,并为他们提供书券等,解决新生的实际困难。

  答疑解惑,当好新生学业的指导员。把关注新生学业学习作为“新生之友”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组织引导“新生之友”经常联系新生,加强学业指导,为新生在专业确认和生涯规划上指点迷津。郑树森院士在与新生初次见面时,便与新生交流选课及专业学习,帮助他们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积累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航空航天学院一位教师了解到新生存在选课与退课的苦恼后,及时与学校教务处进行沟通,反映新生的实际困难,并建议教务部门更新选课系统,解决新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谆谆教导,当好新生思想的引领者。把关爱新生思想成长、心理健康作为“新生之友”创先争优的关键要求,组织引导“新生之友”以身作则培养新生如何做人,如何完善人格,如何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生命科学学院管敏鑫教授是最早报名参加“新生之友”的老师之一,他非常关心新生思想上的成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新生现身说法,帮助新生在大学生活中培养抗打击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良好人际交往能力。谭建荣院士非常喜欢与90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他的真诚与谦和让新生打消了对于“院士”的惧怕。他尽力帮助新生们努力增强四种观念,即时间观念、组织观念、大局观念、协同观念,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实施以来,得到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师生们普遍反映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有新生家长向学校写来感谢信,“因为有了‘新生之友’,对孩子在浙江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更放心了,对孩子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感谢‘新生之友’!”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