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苏召开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教育改革工作

2010-11-26收藏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情况特辑第52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江苏省积极筹划教育改革,成立了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于11月5日召开了全省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会议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改革任务,积极制定将要承担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等15项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制定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全省教育改革工作。

会议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江苏教育要不断实现新的跨越,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努力实现构建现代教育新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教育公平新平台、创建规范管理新体制、形成教育发展新格局、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构筑东部教育新高地的改革目标,采用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要抓住关键,将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始终,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促进公平,以改革增强活力。要努力突破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尽快破解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通过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要把组织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与全省推进教育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部分项目在部分地区、学校的先行试点,及时总结以改革促发展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适时在全省范围加以推广,逐步将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目前,江苏省根据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先后印发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方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以及加强学前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等,较好地体现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

一要改革办园体制,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投入保障、日常监管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到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都建成合格园。

二要完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快放大并合理配置优质资源,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大力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基本消除区域内城乡、学校间差距,基本解决义务教育择校过度等热点难点问题。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配备每所学校的教师,促进骨干教师区域内校际定期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到农村任教,积极探索建立结对帮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办学机制,以优质资源的扩大辐射促进教育均衡。

三要健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机制,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方式,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实验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创新,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重点突破,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四要通过综合改革完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机制,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全面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大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入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要以项目为抓手,遴选一批试点项目和试点高校,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健全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等,努力把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

  五要推进多元办学,完善民办教育自主发展机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市、县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鼓励民办学校发展,奖励和表彰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同时,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政府购买的新机制新模式。各地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完善财税、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和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