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省长 王宪魁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靠教育引领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要坚持“奠基、服务、公平、统筹、落实”,即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抓好各项保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落实,努力实现黑龙江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正处在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要实现省委确定的战略部署和任务目标,归根到底,离不开教育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持。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如何靠教育引领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要坚持“奠基、服务、公平、统筹、落实”。
第一,要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核心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政绩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办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名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为每个受教育者成长、成才、发展提供更为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二,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以培养落地人才、研发立地成果、提供益地服务为抓手,继续实施村村大学生等服务计划,为城乡和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和科研、技术骨干。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精心打造一批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和社会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探索与行业、部门共同建立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以大学科技园区建设为牵动,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强化黑土文化研究,推进先进文化传播,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要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到2020年全部达标,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助学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切实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孩子和少数民族学生有学上、上好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为全民搭建现代化学习平台,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第四,要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服务的关系,整体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发展型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接产业集群和产业升级加强专业建设,推进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实训基地。通过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依托职业院校进行职工培训、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完善农村职教网络体系,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高教强省建设规划落实。到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到2020年达到65%,形成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推进内涵建设,引领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发展能力,努力建设高教强省。加大政府投入,利用3年时间改扩建和新建1200所公办幼儿园。到2020年,公办园比例要达到5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同时,继续抓好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第五,要抓好各项保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落实。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确保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部署和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认识,作为推进小康社会目标和“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来谋划,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第一责任人,以有效的组织实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要把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并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必须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按照国家规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2年达到GDP4%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核定的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争取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按国家初步核定的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省本级新增11亿元,到2012年预计全省新增120亿元左右。要创新教育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对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11类重大项目,按计划加大组织实施力度,落实项目责任主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做到跟踪督查、动态监管、科学评价、严格问责,为教育优先发展,打造坚实载体。研究制定促进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大对农村教师政策倾斜力度,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努力实现黑龙江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