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
近年来,山东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为引领,以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为基础,探索建立了骨干引领、倾斜农村、覆盖全员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省教师培训工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建立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大规模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
我省按照教育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提出了推进省级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建设、大规模开展远程研修的“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2006年至2007年,先后组织初中、小学教师2万多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新课程远程研修,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在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一批管理和指导教师队伍。
第二步,2008年,省教育厅决定以“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为依托,省网与市网“平台统一、资源共享”,利用国家优质课程资源,聘请国家课程专家和省内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团队,成功开展了10万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这是我省开展远程研修的第一次尝试。
第三步,2009年,在“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下,在有效利用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资源的同时,结合山东实际,重新架构了“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实现了省网与11个市级教师培训网的平台统一、资源共享,成功组织18万高中、初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至此,省级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初步建成、远程研修“三步走”目标初步实现。2010年的远程研修已经开始,10万高中教师目前正在进行远程研修。
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正沿着从高中到小学、从通识培训到模块培训、从集中研修到日常研修的发展方向逐步深化,一个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层课程专家团队引领的、骨干研修与全员研修相结合的、集中研修与日常研修相统一的教师持续跟进专业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二、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素质是关键。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07年,我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以省内8所高水平院校为依托,以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发展实施新课程能力为核心,培训农村小学骨干教师3万名。
三、开展“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为培育山东教育家提供丰厚的土壤
2004年,我省启动了第一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遴选了63名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省财政为每位人选提供5万元的培养经费。通过国内高级研修、国外考察学习、撰写专著、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术研讨等方式进行培养。经过五年的培养,57人通过考核,命名为“齐鲁名师”。共取得科研成果和获奖446项,出版著作、发表论文512项。送教下乡、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总数达上万课时。
从2009年起,我省继续实施第二期齐鲁名师工程,借助“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为省、市、县三级名师每人开设一个“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每位名师形成8人至10人的研修团队,为利用网络平台,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造了有效机制。我们计划以此为基础,培育10000个至15000个名师研修团队,大规模、大幅度地带动我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培育山东的教育家群体提供丰厚的土壤。
在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带动下,市、县两级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名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名师梯队,名师队伍不断壮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全教会精神,按照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部署,进行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落实“国培计划”要求,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研修,推动我省高水平院校承担“国培计划”培训任务,支持“中西部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力度,推动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