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对话吴邵萍同事

要在幼教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2011-02-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采访者:邱凌子(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2009级本科生)

  被访者:王树芳(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

  邱:您跟吴老师是什么关系?

  王:我毕业后就跟吴老师在一起,她当了领导我就独自带班。我想关于她的问题,没有人比我更有能力回答了。

  邱:吴老师在带您的过程中给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王:榜样的力量。刚开始跟着她时,她给我看她带班有哪些要求,告诉我她那样做的目的。接下来她就放手让我带课,然后是带班,但她会跟着看我带班的过程。一方面是要照顾小孩子的安全和保育,另一方面是她在看我带班的过程中找出问题,跟我讲我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在讲完一些上课方面的问题后,她会告诉我其实幼儿教育最重要的还是照顾孩子,并将她的一些经验与我分享。我想这是一个年轻教师刚进园所不能了解的。

  她比较开放,她善于发现年轻教师的优点,并鼓励他们将优势扩大化。我上课感染力强,她便先肯定我讲课时对小孩的情绪感染,在我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时,她再指出我讲课时的一些小瑕疵。我想,如果她一开始就指出我的缺点,我就不太能发挥我的特色了。所以我现在比较游刃有余,取得的成果也很多,在很多学术杂志上都发表了论文。

  邱:吴老师特别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她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王:家长总是利用接送孩子的空当向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吴老师一般都会详细回答,直到他们理解。当园长后,她建立了家长沟通制度,让家长从各方面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系列活动。其实,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园里的生活。我们老师一般用“一线通”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孩子在园内的一些情况,例如吃饭吃得怎么样之类的。幼儿园还会有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幼儿教学,收集家长的意见反馈。吴老师还会让家长换位思考,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家长正确地解读孩子。

  邱:当上园长后的吴老师在教学或者日常管理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王:她做园长后也从来不端架子,仍时不时地去班里讲课。课后她会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她还“霸道”地“勒令”老师只能提她的缺点,不能说优点。会上讨论的时候,每个人必须给她提一个教学方面的建议。我们每次替她想意见都想得头疼!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