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者:李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编导专业2009级本科生)
受访者:吴邵萍(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
李:您怎样评价生活中的自己?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
吴:我觉得我感情挺丰富的,特别容易被打动。以前上学那会儿我看《茶花女》,看得眼泪哗哗直流,把同学都吓了一跳。现在看连续剧也是,我先生回家后就看到床头全是面巾纸。业余时间我喜欢看书,我先生叫我书呆子,我儿子最佩服我的一点就是不管在机场还是在哪里,再嘈杂的地方我都能静下心来看书。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对我来说,看书的愉悦不亚于去跳一个舞,去看一部电影——这还真不是讲大道理,可能是个人的感受吧。不过现在我又多了一项爱好,看电视剧,看韩剧。以前工作压力比较大,晚上经常失眠头疼,看电视剧也是我的一种解压方法。
李:如果以百分比计算,您花在事业、家庭的时间和精力分别是多少呢?
吴:前20年,事业几乎占到了100%。现在有好转,花在家里的时间可能有30%。这个概率也经常提醒我,让我更重视和关注园里年轻女教师的状态,尽量不让她们加班,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我特别感谢我的先生,从工作第5年到孩子上二年级的阶段,应该是我工作最辛苦的时候。孩子年龄小,没有老人带,而我刚好又在参加夜大学习、参加本科学习,还在上研究生课程班,然后成为幼儿教师,走上园长岗位。好在先生很理解我,他承担起了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我儿子二年级的时候就一个人坐公交车上学了,所以孩子一直都很独立,我几乎都没怎么操心过。现在儿子上大学了,家庭压力比较小,工作也相对轻松,我反而觉得工作与家庭的界限比较模糊了。可能到了我这个年龄,对这种感受比较明显。比如说,放长假在家时我会特别想念幼儿园的孩子,看幼教的专业书也会觉得十分享受,分不清是娱乐还是工作。真的,那种事业和家庭的快乐是等量的。
李:在幼儿园,您足够耐心和宽容。在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您也是一位慈母吗?您和先生谁唱白脸谁唱红脸?
吴:我儿子说我比较厉害,呵呵。我以前真的是比较忙,加之那时候年轻气盛。记忆中我打过孩子三次,有一次是他跟幼儿园教师的孩子发生争执,我打了他。他很委屈地辩解说是另一个孩子先挑起事端。我告诉他:“你和园里任何教师的孩子起争执,妈妈必须找你的错。因为妈妈是园长,其他人可能会觉得你借着园长儿子的身份欺负别的孩子。”当时确实也有很多无奈,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确太冲动了。我和先生在孩子的成长中没怎么使力,给了他充分的自由。我们认为,好的家庭教育不见得是天天跟孩子腻在一起,家长与孩子应当有合适的距离。我跟儿子现在大概每天通一个电话,谈谈近况,也交流思想。不过他现在长大了,比我高比我壮,没法打他啦!呵呵。
李:您觉得家庭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吴:理解和信任。先生早年在部队,现在是一名公务员,他对我的事业一直都很支持。伴侣的理解真的很重要,我们在谈朋友的时候就有相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双方都要有自己的事业。前些年工作任务比较重,先生花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我始终觉得家庭责任是夫妻双方的,不能绝对分开,放寒暑假,我承担的家务会更多,几乎全身心投入家里。家庭需要双方共同付出,这是先生对我的影响,也是我们的默契。所以哪怕在我最忙的时候,我都会挤出时间看望公婆。实在太忙没法陪先生回他老家时,我也会提前把送公公婆婆的礼物买好,婆婆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会催促先生赶紧回老家。我想,就是这样一种信任、理解和默契,使我们家里任何的小摩擦都能迎刃而解,这是家庭赐予我最宝贵的财富。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