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特色做法之一

以先进县创建活动为抓手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1-03-2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在3月3日召开的河南省2011年度教育工作会上,河南省授予新密市等17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并给予每个获奖县(市、区)80万元奖励。这是该省的第二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此前的2008年,新郑市等11个县被命名为首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

为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7年,省政府明确提出了“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全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推进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河南省开展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活动,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多策并举,着力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距,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活动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对每个获奖县(市、区)由省政府给予80万元的奖励。河南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提出了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加强教师资源统筹、提高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保障困难群体学生受教育机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等6项硬指标。为确保评选工作的科学、公正,省教育厅又制定下发了严格的评比指标体系,设计了县(市、区)自评、省辖市复评、省级评估、实地考察、演讲答辩、专家打分等多个环节。

先进县创建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各地的工作热情。“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一定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优质教育,才能为淇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淇县县委书记朱言志的这番话,彰显的是全县上下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新安县县委书记张生伟2008年上任伊始,就提出了“推进均衡教育,实施科教育人”的发展战略,坚持“抓观念、抓投入、抓普及、抓优质、抓创新”五个抓手,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持续提高办学水平。他说:“办好教育,让城镇农村孩子有学上,毕业后能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

在统一认识的大背景下,河南各地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全省上下形成了共同参与、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临颍县狠抓经费保障,确保三个增长: 2007、2008、2009年三年对教育的拨款逐年增加,增长率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全县小学、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加。全县征收城市教育附加均全额拨付教育部门使用。另外,县财政对教师工资实行专户管理,及时足额拨付全县教师工资;认真落实教师津贴发放政策,积极化解“普九”债务,化解率100%。

舞钢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9155.18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为所有中小学校楼房安装了避雷设施;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购置了图书、仪器、体音美器材及设备,农村小学有了钢琴和标准化实验室,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标准化学生公寓、食堂和学生餐桌凳,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图书、仪器和体音美器材全部达到或超过了省定标准。

夏邑县近年来实施了农村教师“安居工程”。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在10个乡镇建成教师宿舍楼12幢,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377名教师住进了与县城教师一样宽敞明亮的楼房,农村教师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中牟县将三所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的60%均衡分配到全县各个初中,规定择校生不享受分配生待遇,从而杜绝了各学校招收择校生现象,有效地稳定了农村生源,调动了农村薄弱初中师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进了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孟州市从2007年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现场会,市领导和各乡镇办事处、局委主要负责同志每人认领资助一名留守儿童。市教育局组织教师担当代理父母,动员有条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爱行动”让留守孩子在校暖了心,家长在外安了心。

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选择,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我省在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措施,推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陈思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