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右安门第一小学

2012-05-18 来源:基础教育一司收藏

学生自主性

  我们探访的时候,正好是右安门第一小学一年一度的读书节的筹备时期。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制作书签、编排舞台剧、组织班级展示,表现了学生们的自主能力和参与热情。

  重大活动招标制——探访读书节

  据了解,右安门第一小学的重大活动招标制原本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发挥积极性,教师可自己或组团提交活动设计方案,中标后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在其中只是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自2009年右安一小和右安二小合并为右安门第一小学之后,学校尝试将招标活动的参与主体下移至学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招标制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学校活动的设计和实行的全过程,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展示出他们的才能,并获得了良好的收效。

  与当今商业化招标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用自己的创意、才华与能力竞标,最终获得的是自身领导力的发展。

  今年2月末,学校成立读书节组委会,向全校学生公开竞标,学生们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参与。招标要求活动策划方案及设计理念必须体现学校“和”文化理念的主题诉求,立意鲜明,富有创意,应突出读书节活动延续性、实效性,隆重、出彩、热烈、实际可操作。

  经过两个礼拜的招标和评选,3月中旬组委会公开中标信息,右安门一小少先队大队委员会中标,由大队长马阳负责。到目前为止,读书节各项活动已经有序展开,读古诗、看“书虫”、设计书签、编排国学剧……整个校园读书的氛围十分浓厚。而作为重头戏的读书节开放日的筹备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整个大队委员会在主题读书日当天将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音乐、节目、布景、评比等部分。

  课间文明游戏征集设计——我的游戏我做主

  除了招标这个活动之外,学校还组织了课间文明游戏征集与设计大赛,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游戏本来就是小学生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方充分抓住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举办这项活动,吸引同学们融入其中,让同学们设计自己的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成为课间的主人,让课间充满同学们的笑声。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戴紫百合奖章,做快乐游戏”,紫百合奖章是右安门第一小学评比和雅少年的标准之一,旨在培养同学们的文明礼仪。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中,同学们以各中队为单位,发挥各自的创造力,借鉴传统游戏形式,设计游戏方案,在实践操作后反复修改,最终向学校申报。游戏征集与设计大赛领导小组最终评比出最佳游戏方案、最佳游戏创意、优秀组织奖,以鼓励同学们的自主创新精神,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赵润霞校长向我们介绍道,孩子们现在不仅喜欢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对自己参与活动设计,安排实施等也有极大的热情和较强的能力。就像学校里各个专用教室的名牌也是从学生中征集来的,学生们的自主性就这样慢慢培养起来。

  (丁湘琳、章乐乐)

右安门第一小学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美术教师孙秀芬今年被评选为和雅教师,谈到当选,她提到虽然孩子们都很喜欢美术,教学也不能刻板,应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发掘孩子们的天分,才是一位优秀教师所为,也是她能够当选和雅教师的原因。

  孙老师同时还是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探索美的世界,发现、创造美,让孩子的兴趣尽可能的得到支持和发展。美术对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审美、创造、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自我发展等各方面都有极大帮助。右安门一小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可谓下了苦心。

  除了美术,右安门第一小学还有其他各种特色的校本课程和兴趣小组,给学生们自由发展的天地,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色社团发展学生课余生活

  右安门第一小学响应国务院加强未成年人思德建设的号召,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积极推进学校“和”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师资,开展特色社团的活动,走出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学校在每周在周四下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社团活动,两周轮换一次课程。兴趣小组的学员是通过双向选择制度来确定的:学校在活动开始前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选择辅导教师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指导教师考察后确定参加名单。现在,社团活动的开展在同学们之中反响热烈,深受同学和老师的欢迎。

  目前学校共设置三个大类19个社团。其中艺术类4个,包括合唱团、鼓号队、口风琴社团和美术社团;体育类4个,包括足球队、毽球队、跳绳队、武术队;以及其他类围棋、心理、科技等11个社团。

  学校社团获得的成绩也是斐然,该校的鼓号队曾参加过08年奥运开幕,合唱团今年还获得了丰台区合唱比赛一等奖。其他各类社团也积极参与区里的各种活动,如丰台区中小学生十项技能大赛,并都有收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心理社团,通过心理故事和活动等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现在心理健康的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更是融入了日常教学活动,成为单独的一门心理课。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社团活动,使同学们获得了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社会大课堂拓展学生实践能力

  08年9月1日,社会大课堂工作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下全面启动。右安门第一小学积极响应市委、区教委的号召,结合本校特色,以资源整合为主线,将各种资源有机的整合,合理的利用,发挥其最佳的教育功能,创建没有围墙的大课堂。

  学校充分挖掘社区和社会可供教育资源,带同学们走出校园,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和“盲区”。仅2011年6月,学校就组织学生集体外出开展实践活动21次,实践地点11个,参与教师、同学共4230人次,同学们的集体活动参与率达到77%。在活动中,学校还结合百合少年的评价机制,对同学们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学习热情、环保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右安门第一小学的国学传统也在社会大课堂中得到了传承,通过去敬老院的服务和表演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社区倾听洪明博士的国学讲座,了解什么是国学、国学之门在哪里、儒学的核心价值以及如何学习国学,让大家对国学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经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已成为右安门第一小学学生接触社会、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场所。同时学校将德育主旋律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德育功能。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激励学生争当“百合少年”,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巩固活动成果,使活动达到了实效,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部分。

  (张瑜、章乐乐)

“乐学从善,尚中贵和”

——走进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第一小学

  “风气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可以感受到,我特别喜欢一句诗‘草色遥看近却无’,你一到学校就可以感受到,但你说是哪个事儿,又不具体。但是它在,通过学生的眼神、学生的精神状态都能感受到。”这是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第一小学的张悦峰校长在向记者们解释“和”文化时谈到的。2009年,右安门一小和右安门二小合并为现在的右安门第一小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的融合,张校长提出了“和”的观念,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并以百合作为校花,用“和”字作为主体框架设计了新校徽,并在设计学校时融入了“和”的元素,如百合门等等,从细节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张校长主要从几个维度向记者展现了学校是如何将“和”文化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的。

  从学生与社会的维度上来说,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与翠林敬老院、右安门消防队、辽金城垣博物馆等合作,定期举办“小社会大课堂”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社会,更早地融入社会,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学校曾经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与工商所合作,带领学生们走入菜市场进行猪肉检测等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常识,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四月读书节期间,学校还和周边社区合作,让社区中一些国学爱好者来到学校与学生们交流,给学生们普及一些国学知识,在全校形成一种爱读书的氛围,更好地契合了学校“和”的观念。

  从学生与老师的维度上来说,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交流,还会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一些比较轻松的沟通,在六年级任教的潘老师这样说道:“中午闲暇的时候,我有的时候爱读《青年文摘》,就跟他们交流一下里面好的文章,然后让他们也交流一下自己最近看了什么书,从书里面他们有什么收获。”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学校鼓号队的同学们时,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是通过学校的一些兴趣社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然后才继续深入地学习的。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接触多种多样的事物,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限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从学生发展的维度上来说,学校制定了《“百合少年”学生评价标准》,进行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和探索,使评价落实学校发展理念,具有规范性、人文性和科学性。

  右安门一小为此专门构建了七彩百合奖章激励评价体系。从小学一至六年级,共设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百合奖章,七色又分别代表不同的评价内容:红百合代表热爱祖国、橙百合代表勤奋学习、绿百合代表卫生环保、黄百合代表遵纪守法、蓝百合代表强健体魄、紫百合代表文明礼仪、青百合代表自我超越。

  右安门一小在进行“百合少年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班级、教师、家庭等不同层面的功能:

  学校在评价过程中发挥发布评价体系、提供平台、推进评价、表彰展示的功能。通过不同渠道向全校师生、家长发布《“百合少年”学生评价标准》及各项评价量表,引领师生、家长学习,让他们明确评价标准、量表操作流程,便于开展评价。例如:针对勤奋学习的橙百合奖章,学校制定了《学生学习--教师课堂观察评价量表》。

  班级在评价过程中发挥分析、引导、激励的功能。教师结合《“百合少年”学生评价标准》和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学生制定“七彩百合”争章计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这样的学生“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这类孩子获得表彰学习的橙百合奖章可能不容易,但他们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就引导他制定获得红、绿百合奖章的实施计划。

  任课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挥分类辅导、分层评价、情感激励的功能。任课老师专门成立了学生辅导队,为有共同发展意向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如学校针对二年级一部分同学争取勤奋学习橙色奖章有困难的情况,专门请来心理老师通过开展“开火车”“圈数字”“追踪游戏”等丰富的游戏来开办集中注意训练营,并形成跟踪评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家庭在评价过程发挥到激励、赏识的功能。右安门一小的学校领导意识到,只有家校协同,才能形成和谐共振,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为此学校设计了“亲子交流便签本” 、《学生自我成长手册》,让家长有意识地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历程。

  学生的德育做好了,道理说得通了,成绩自然就能提高。通过完善的七彩评价体系,在三年间,右安门一小学生的成绩已经由丰台区的末端赶到了中上游水平,实现了明显的提升。而诸如读书节等活动也让学生受益匪浅。比如在一次全区语文测验中,许多同学在作文中都以学校举办的读书节作为素材,一同学还引用了张校长在读书节中提出的口号:“让书香像空气一样弥漫,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正如张校长所说:“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全的人格,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片叶子都能快乐地歌唱。”通过“和“文化的构建,右安门一小正在努力践行着。

  (高诗怡 黄佳敏)

(责任编辑:王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