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西苑小学

2012-05-21 来源:基础教育一司收藏

海棠西苑?精致的书香校园

  校园面积9亩,22个班级,52名在职教师,620余名学生,走进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不禁感叹“校园真小”。“校园虽小,但打造精致校园一直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西苑小学校长李辉笑道。西苑小学建校于1957年,已拥有五十五年办学历史。2008年,西苑小学从海淀区120所小学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批小学素质教育优等校。在获此荣誉的13所小学中,西苑小学办学规模最小、师生人数最少。

  四月,正是海棠花盛开的时节。作为西苑小学的校花,海棠花寄寓着李辉校长的办学期望——“打造精致的书香校园,传承海棠花文化,让每一位走进西苑小学的孩子和老师都生活在快乐的天空下”。

  阅读工程——让阅读从“心”开始

  走进西苑小学的教学楼,每个教室和楼道里都张贴着各式各样的读书卡,上面写着老师和学生们的读后感。

  2012年3月6日,西苑小学阅读工程正式启动。“建书香校园是西苑小学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用心阅读是我们所向往的读书品质。”李辉校长在启动仪式上阐述了开展阅读工程的意义。

  赵晓伟老师是此次阅读工程方案的起草者。她介绍,阅读工程面向全校师生,讲求“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目前,阅读工程正处于第一阶段:自由阅读阶段。学校通过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读书卡,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开展课堂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阅读工程将进入第二阶段: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引导阶段。

  李辉校长认为,小学教育最重要的两大目标,一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动阅读工程,正是我们响应朱永新教授倡导阅读,倡导‘新教育’的号召。好的阅读习惯,一定有助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阅读工程,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比读了多少书、学到多少知识更加重要。”

  特色课程——皮影文化进校园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西苑小学将课程建设摆在了首位。学校将现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加以整合,开设特色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让皮影文化进校园,是西苑小学开设特色课程的“大事记”。2009年,西苑小学展开《传承中华民间艺术,开发“皮影”特色课程》的课题研究。2010年,学校成立“皮影”校本教材开发小组,皮影课程正式走进校园。2011年,学校聘请了北京皮影路家班第七代传人路宏伟和北京皮影剧团演员陶淑珍定期来校指导教学,向全校师生普及皮影知识。路宏伟老师认为:“皮影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逝。西苑小学作为北京唯一一所向学生系统传授皮影文化的小学,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孩子抓起!”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特色综合实践课程。2007年,学校以附近的颐和园、圆明园为实践基地,开设了小导游课程,培养中英文双语小导游。2008年奥运会期间,48名西苑小导游正式“上岗”,累计接待5000多名中外游客游览颐和园、圆明园,成为北京市唯一的小学生志愿者群体。回想起这次志愿经历,西苑小学毕业生丛抒晨说道:“我很喜欢小导游课。它不但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还让我有机会更早地接触社会,培养了我们的志愿服务精神。”

  作为北京市小学首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校,西苑小学一直将综合实践课程视作课程建设的重点。李辉校长认为:“我们努力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一个舞台。舞台多了,孩子们的选择多了,便有机会喜欢上更多的课程。”

  无作业日——“给孩子们一点点自由”

  “星期三是我最快乐的日子!”西苑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赵梦婷笑着说。因为每周三,都是西苑小学的“无作业日”。

  今年,西苑小学共开设了武术、课本剧、计算机、皮影表演、电影欣赏等32个社团,学校在职教师及部分外聘教师各施所长,担任社团负责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某个社团,参加每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

  “学校创立‘无作业日’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孩子们一点点自由。”李辉校长介绍道,“短短一下午不上课,并不会给孩子们增加多大的学习压力。相反,我们认为这一举措利大于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往往会因为喜欢老师所教的社团,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语文、英语、音乐等国家课程。”

  “妈妈老师”——用爱心把教育传递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西苑小学在“坚持兴趣引领,打造快乐校园”的同时,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倡导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

  学校各学科带头老师都曾在海淀区小学教师基本功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是海淀区教学工作的“领头羊”。同时,学校积极倡导“同课异构”,与南京虹桥小学、成贤街小学等学校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关系,让来自不同地区、教授不同版本教材的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西苑小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更为我们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西苑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张斌老师认为。张斌老师在西苑小学教学已有22年了,她被孩子亲切地叫做“妈妈老师”。“孩子的心灵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爱心来浇灌。这学期,我们班里来了一名刚从英国回来的小女孩。孩子的中文水平不太好,我马上组织学生成立了‘帮扶小组’,帮助她学习中文”。冬天时,为了让孩子们中午喝上热乎乎的牛奶,张斌老师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会把奶箱里的所有牛奶取出来,放在教室的暖气管上。

  西苑小学三年级二班学生吕才伊的奶奶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她认为:“西苑小学校长好、老师好,是一所难得的好学校!去年冬天,班主任于丽春老师冒着寒风对班里的24名学生逐一进行家访。来到我家时,于老师的脸早已经冻得通红,让我非常感动。”

  吕才伊的奶奶还补充道:“学校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建立了完善的家校交流平台。每天放学,班主任会把每个孩子亲手送到家长手里;每天晚上,我还会收到老师通过‘家校通’平台发来的短信,告诉我孙女在学校的基本情况;每个月,学校会邀请家长参加‘家长大讲堂’,请来专家与我们探讨家庭教育。”

  “一所好的学校,硬件设施固然重要,软文化的建设更加必不可少。我们致力于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充满爱意、充满欢乐的学习乐园。”李辉校长说道,“孩子们的明天,正如校园里那一朵朵盛开的海棠花。我们的教育宗旨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

  (李珊)

海棠生奇彩,芳香满西苑

  “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雏鹰五彩先进单位” 、“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校”、“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区艺术传统项目学校”、“海淀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海淀区综合实践课程基地”……这就是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

  西苑小学建校于1957年,已拥有五十五年办学历史。学校面积9亩,现有22个班级,620余名学生,52名在职教师。

  建书香校园

  2012年,西苑小学启动了“阅读工程”系列活动。“建设‘精致的书香校园’一直是我校的发展愿景。”西苑小学校长李辉说道。这一活动采取“师生共读”、“家校联读”的方式,旨在为全校师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进行“读写绘”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们将所听到的故事、诗歌、儿歌等画出来,回到家后,再向家长复述绘画的内容,从而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高学生开始使用“读书卡”,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学校在读书卡的设计上还做足了功夫:以学校的两款卡通形象代言人“西西”和“苑苑”为灵感,为男生和女生设计了两款不同图案的读书卡。高年级每个班里还有学生自己制作的读书卡展板,在这里学生既能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又能与别人相互交流。

  同学们说起“阅读工程”都兴味盎然。六年级二班学生尹馨宜说:“阅读工程不仅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赵晓伟老师是“阅读工程”方案的起草者。她介绍,不仅是学生,“阅读工程”也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校长和教师们身体力行,在读书卡上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家长也会参与读书交流,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参与的热烈场景。

  谈到“阅读工程”的意义,赵晓伟老师认为:“‘阅读工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今,社会风气浮躁,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热爱读书的学生在扩展知识面、增强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能在繁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自我修养,开阔内心世界。”

  扬传统文化

  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绘画、雕刻、戏曲、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它于2009年走进了西苑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

  西苑小学请来了北京皮影路家班第七代传人路宏伟、北京市皮影剧团演员陶淑珍定期来校做教学指导,向全校师生普及皮影文化,传授皮影的制作、表演等传统工艺。路宏伟老师认为:“皮影戏作为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如今正面临消亡的前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孩子们抓起。西苑小学是北京目前唯一一所系统教授学生皮影工艺的学校,这一点十分难能可贵。让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修身养性。”

  引周边资源

  西苑小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甲一号,附近拥有充分的社区资源,如颐和园、圆明园、西苑医院、海淀公园、消防队等。

  2007年,学校以附近的颐和园、圆明园为实践基地,开设了小导游课程,培养中英文双语小导游。2008年奥运会期间,48名西苑小导游正式“上岗”,先后接待了四川省什邡市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国际市民体育联盟徒步旅行奥运助威团、非洲驻华大使、台湾海协会委员等5000多名中外游客,是北京市唯一的小学生志愿者群体。西苑小导游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中国儿童报、奥运会官方网、新浪网等媒体报道。

  回想起这次志愿经历,西苑小学毕业生丛抒晨说道:“我很喜欢小导游课。它不但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还让我有机会更早地接触社会,培养了我们的志愿服务精神。”

  四月,正是海棠花盛开的时节。作为西苑小学的校花,海棠花寄寓着李辉校长的办学期望——“打造精致的书香校园,传承海棠花文化,让每一位走进西苑小学的孩子和老师都生活在快乐的天空下”。

  (任佳慧)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西苑小学校长李辉说。这是这所学校一贯秉承的教育目标。学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本的宗旨,让每一名走进西苑小学的学生和老师都生活在一片灿烂的天空下。

  西苑小学是一所拥有五十七年历史的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甲1号,现有620多名在校生,52名在职教师,多名教师都是海淀区区级学科带头人。面对学校的自身发展,面对新形势下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渴求,学校将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立足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个层面上。

  精致的书香校园

  学校以“打造精致的书香校园”为办学目标,采用小班教学制,让每个孩子都能与老师有良好的交流。

  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用书陶冶心灵,学校于2012年启动了“阅读工程”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通过课堂、写读书卡等形式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五年级二班学生张雨涵说:“我很喜欢‘阅读工程’,同学们之间能够互相推荐好多好看的书籍和好词好句”。

  从2001年教改以来,学校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开设皮影戏、中英文小导游等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被评为北京市小学首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校。目前,学校正与西苑医院合作,计划推出一门中草药文化课,将中草药知识编写为“三字经”,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阅读学习。李辉校长认为:“这将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快乐的“无作业日”

  为了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将每周三设为“无作业日”。这天下午,孩子们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社团,如皮影社、合唱团、诗画社等。

  2009年,学校先后成立了“西苑小学皮影表演社”、“西苑小学皮影制作社”。2011年,学校请来北京皮影路家班第七代传人路宏伟、北京市皮影剧团演员陶淑珍定期来校做教学指导,传授皮影历史以及皮影的制作、表演等传统工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从孩子们抓起。西苑小学是北京目前唯一一所系统教授学生皮影工艺的学校。”路宏伟老师说,“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利于修身养性。”

  “每周星期三是我最快乐的一天!”六年级二班学生严馨宜说,“这一天,我们没有压力,很放松。我参加的是笛鼓社团,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为我多找到了一种新的兴趣爱好而开心。”今年,学校共开设了32个社团,社团老师均有学校在职教师及部分外聘教师担任。各老师各施所长,既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了孩子们,又增进了与孩子们的感情。

  和谐的校园氛围

  “一切为了孩子”,学校老师本着“以孩子为本”的原则,用行动践行责任,用行动传递关爱。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张斌老师是学校里公认的“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班主任”,孩子们都叫她“妈妈老师”。“孩子们年龄都还很小,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还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张斌老师说道,“这学期,我们班里来了一名刚从英国回来的小女孩。我发现孩子的中文水平不太好,就马上组织班里学生成立了‘帮扶小组’,帮助她学习中文。最近,我还和孩子的父母联系,为他们推荐了一家很好的中文学习机构。”冬天时,为了让孩子们中午喝上热乎乎的牛奶,张斌老师每天早上一到学校,就会把奶箱里的所有牛奶取出来,放在教室的暖气管上。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西苑小学的教学氛围,那就是爱。”五年级三班的班主任马青翠老师说道,“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的爱就像水一样,无处不在;对中年级的小朋友,老师的爱就像火一样,热情洋溢;对高年级的小朋友们,老师的爱就像雨一样,细心滋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马青翠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孩子们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时,下笔非常困难。有一次,孩子们需要写一篇关于购物的小作文。于是,我就先安排每个孩子制定了自己的购物计划,与父母一同去购物,记录自己的感受。在作文课上,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与购物体验相结合,更加轻松快乐地完成了作文的写作。通过这样不断的反复实践,孩子们的作文写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一名班主任,马青翠老师和孩子们“就像朋友一样”。她“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特点”,通过让孩子们写日记等方式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孩子的日记中与他们交流,体会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三年级二班吕才伊的奶奶这样评价西苑小学:“什么是一所好学校?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我认为西苑小学就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第一,西苑小学有个好校长,校长从学校实际出发,为学生办实事;第二,学校教师是个好队伍,每天放学,老师们都把孩子亲手交到我们家长手里,贴心的关爱让家长放心;第三,学校的育人氛围和谐,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第四,学校与家长交流密切,家校平台建立得好。有时我和孙女开玩笑说,你长大后能来西苑小学当个老师就不错啦!”

  (刘磊)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