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只要去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便可发现一个有趣的“景观”:穿行在校园中的不少私家车,都在车顶挂出了一个闪闪发光的红色顶灯,仔细一看,灯上的图案是笑脸盈盈的雷锋头像。这些车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车。雷锋车的车主,都是上海交大的教职员工。
顾名思义,“雷锋车”的目的是学习雷锋、服务他人,而服务的对象,就是同学们。不少教职工的私家车,大多时候都是空驶,在上海交大“雷锋学社”社长夏明伟的眼里,这正是一笔助人为乐的“资源”,于是“雷锋车”的构想呼之欲出。拥有私家车的教职工,都可以自愿申请加入“雷锋车”的行列。平时在校园里开车办个事,只要不是急事,就可以挂出“雷锋车”顶灯,顺路载招手示意的学生去校园里的其他地方;假使教职工正好开车进市区,去校车站捎上一两个学生共同前往,何乐而不为。
如今,上海交大校园内不少私家车都装上了“雷锋车”灯
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本身很大,离市区又较远,“雷锋车”的推出,真正给学生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推行“雷锋车”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出于安全的考虑,“雷锋车”先由几个“自告奋勇”的老师进行了小规模的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职工申请“雷锋车”顶灯要求采用实名制,并实现“雷锋车”编号与司机身份配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是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当然,学生坐车也并非“白坐”--他们也有义务为驾车的老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提醒其遵守交通法规、注意行车安全。
3月5日,上海交大教职工首批“雷锋车”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各院系、机关部处的80余位教师代表首批200名雷锋车主参加启动仪式。出席启动仪式的老师对“雷锋车”活动有十足的期待与信心,他们纷纷表示非常乐意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机关党委副书记董玉山指出,“雷锋车”体现出富有交大特色的雷锋精神,他希望教职工们都行动起来,自愿为其他师生提供便利。工会副主席张杰表示,“雷锋车”既经济又环保,缓解了交大师生出行困难的问题,还能同时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雷锋车”计划赶在3·5前推出,不是赶一时时髦,在老师们看来,是好事,就必须延续下去。不少老师还将自己的行车安排发布在博客上,方便同学们预约。
“同学,去徐汇校区?上车吧,我顺路带你”,这已经成为校园里的流行语。正在校车站“盛情邀请”学生搭车的王老师是第一个响应“雷锋车”的号召,在车头亮出红顶灯的。他觉得“雷锋车”的创意很有意义,“过去,我们说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大家都是一窝蜂地做好事,做完算数。有了‘雷锋车’以后,学雷锋就能学成了常态,我们个个都成了志愿者,都在帮助别人。”
“多带一个人会不会就多一份麻烦?”面对来自一些同学的担心,王老师连连摇头:“我家就住在交大徐汇校区边上,车空着也就是白空着,还不如载几个学生一起走,自己也不多花啥力气。一路上和年轻人聊聊天,挺有意思。”不多时,小车已经“饱和”,王老师乐呵呵地载着学生们朝市区驶去,车内,满是欢声笑语。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