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职场素养最需要雷锋精神

——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吹响2012年“学雷锋”集结号

2012-03-16 来源: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收藏

  三月的春风吹绿大江南北,“雷锋”的身影遍布株洲中职校园。

  2012年3月5日,春雨绵绵,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的日子。这天上午,在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议厅里,部分师生齐聚这里,并通过视频传播全校,参加学校2012年深化“雷锋在行动”活动暨 “爱心教师” 、“诚信青年”表彰大会,吹响了2012年“学雷锋”集结号。

  首先,学校校长彭程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雷锋精神是使一个人从平凡到杰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造就了雷锋成为时代最杰出的青年,职场素养最需要雷锋精神,我们要成就自己就应该向雷锋学习。他号召师生:要弘扬雷锋同志奉献精神、“螺丝钉”精神、勤俭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他希望雷锋精神撒播到每一位师生。接着是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言,他们代表全校师生表示一定要以雷锋为榜样,争当时代的骄子。

  会上,校党委书记张开暗向学校教师志愿者队和学生青年志愿者团授旗,全体志愿者在旗帜面前庄严宣誓:传承雷锋精神,服务校园,奉献社会!

教师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解疑答惑

  随后,在全体师生的注视下,10名 “爱心教师”、10名“爱心学生”和17名“诚信青年”走向主席台前接受学校领导的颁奖。他们当中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蒋荣贵;有乐善好施、爱生如子的李定兰,有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裴蕾、谭小箐……他们是献爱心、讲奉献的楷模,是新时代的校园“雷锋”!

  最后,为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党委还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与那些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一结成对子,使之成为固定的帮扶对象,让他们走出成长路上的泥沼。

  据悉,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自2005年探索和实践“快乐德育”以来,一直倡导弘扬与职业道德相吻合的雷锋精神,每年都开展了系列传承雷锋精神的活动,把“学雷锋”贯穿于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熔铸了以“爱与感恩”为核心的和谐校园文化,讲奉献献爱心已经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

  当汶川、玉树地震、西南旱灾袭来时,当吴沙龙、王柯淞等同学身患重病时,当一些同学因贫困即将弃学时……学校师生都会及时的伸出援手,1元,5元,100元……近几年,学校师生累计捐款达20余万元。学校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学校到底有多少新时代的“雷锋”,无法确切统计,但却有许多“雷锋”故事在校园流传……

千克金条还失主的周俊奇、邹议

  2007年6月4日,学校收到一封迟到的感谢信,内容是感谢学校两名学生将拾到的重达1000克、价值十几万元的金条归还给了失主,而且婉拒酬谢,不留姓名。

  故事的主人公周俊奇、邹议守口如瓶整整70天的感人事迹,因此传遍校园。

  原来,家住醴陵的周俊奇、邹议,系株洲中职2006级旅游16班的学生。2007年3月24日下午,周俊奇、邹议乘车回家。邹议坐在车尾部倒数第二排靠右边窗户的位置,周俊奇从在最后一排中间位置。客车行至相互醴陵火车站时突然发生故障。由于离终点站不远,乘客们纷纷下车离去。邹议正欲起身离座,却发现左边座位上有一个鼓鼓的黄色信封,他意识到这是邻座遗留下来的东西,立即叫周俊奇过来查看。周俊奇拿起信封时,装在里面的东西突然“咣当”一声掉在地上,一金黄色的圆条赫然在目,上面印有“1000g纯度99%”的字样。

  平生第一次碰到他人丢失如此贵重之物,两小伙子在慌乱之中,不禁替对方着急起来。经过简短交流,他俩决定在车上等候。约莫过了20分钟,失主乘的士慌忙赶至。细心的他发现失主的额头已渗出密密的汗珠子。接过失而复行的金条,失主二话未说便从包里掏出一沓钱塞给两位。两小伙子一边用手挡着,一边快步离去。失主在惊讶之际,两小伙子已走远了。当失主回过神来,冲着他的背景大喊“你们叫什么名字”时,他只听到一句回声——“我们在株洲职校读书!”

  数十天过去了,周俊奇和邹议认定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未跟任何人言及此事。而失主陈先生这段时间却数次往返株洲、醴陵,寻遍侏洲市城区所有的职业学校,终于在市中等职业学校找到了他的两位“小恩人。”

入围“感动株洲十大人物”前20名的龙文娟

  2008年,有许多感动株洲的人和事。株洲日报社举办了“感动株洲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学校2007级计算机专业的龙文娟同学入围前20名。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龙文娟说,这首童谣她从小唱到大,是自我安慰的一首歌。

  龙文娟的老家在醴陵市高桥乡黄虎村,7岁时,患严重哮喘病的母亲在去医院看病的途中,不幸落入河水身亡,留下多病的父亲和一个患脑瘫的年仅3岁的弟弟。母亲死后,一家人来到芦淞区贺家土谋生。然而,14岁那年,父亲被查出患有肝癌,父亲很快撇下两个孩子离开人世,同时留下几万元债务。

  为了年幼残疾的弟弟,她离开了学校和书本,每天靠摆地摊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一个夏夜,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地摊生意冷清,龙文娟欲哭无泪。弟弟这时踉跄着来帮姐姐,姐弟两人在街头抱头痛哭。

  哭过之后,龙文娟告诉自己:不能向命运低头,要改变自己。她选择重返校园。

  学校免去了龙文娟的学费,让她安心学习。“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骨气、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入校半年多,她成为学校的三好学生,获得市绘画篆刻一等奖,还进入学校技能队,夺得湖南省高级操作员证书。

  “我想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18岁的龙文娟学习之余在学校做兼职,打扫阶梯教室的卫生,“每个月会有100元收入,除购买基本日常生活用品外,还能给弟弟买点吃的。”

  “虽然经历了太多磨难,但我把这一切都看作是上天给予我的恩赐,是人生中必学的一门课程。”龙文娟最大的心愿,是要将专业——文员做到最顶级,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让弟弟得到幸福。

  而如今,龙文娟已经心愿得偿,毕业后的她正从事着自己喜爱的职业,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可以让自己和弟弟快乐的生活……

为社区孩子构筑爱之家的青年志愿者

  学校所在的天鹅社区内,很多孩子在放学后至家长下班前,由于缺乏活动场所,孩子们长时间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引发了各种安全问题。自2010年6月以来,学校青年志愿者针对这一现象,同社区居委会共建了社区少年宫,将无人看管的孩子们集中在到天鹅湖社区少年宫,每天在他们放学后由校青年志愿者轮流开展课后辅导、指导课外阅读、学习幼儿操、手工制作等活动。既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免去了家长们得后顾之忧,更是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孩子们的各种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宋成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