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正视问题 抓住重点
把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5年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2015-09-25 来源:营养办收藏

  刘利民

  (2015年9月23日)

同志们:

  刚才,全国学生营养办的同志通报了营养改善计划进展情况,陕西、宁夏两地教育厅的同志介绍了加强省级统筹的经验做法,河南郸城县、湖北房县、湖南邵阳县的同志就如何保障资金和食品“两个安全”谈了下一步打算,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卢迈同志对做好“阳光校餐”试点工作提出了要求,大家讲得都很实,很有针对性,突出了今天会议总结经验、正视不足、整改问题的主题。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一、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三年多成效显著,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迈向新阶段的起点

  2012年春季学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营养改善计划扎根最困难、最需要的地区,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一是基本消除了农村学生“饿肚皮”的现象。刚才全国学生营养办的同志已经介绍了,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覆盖29个省份的13.4万所学校,受益学生超过3200万。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一半的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有近1/4的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能吃上营养餐。这其中,国家试点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699个连片特困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实施范围,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部享受营养膳食补助。地方试点受益学生超过千万,24个省份的723个县自加压力,因地制宜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比2012年春季学期增加435个县,惠及学生近1100万,比2012年增加近400万人。部分省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云南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两个全覆盖,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地将有农村学校的县都纳入了试点范围,四川把67个民族待遇县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生。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对国家试点县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学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提高到93%,学生反映每天能吃得饱的比例提高到96%,贫困地区孩子上学没饭吃、吃不饱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二是明显改善了学生在校“没地儿吃”的状况。在供餐初期,有六成多国家试点学校、近九成地方试点学校采用的是课间加餐模式,试点学校普遍存在就餐条件差、食堂缺口大、供餐能力弱的突出问题。如今,全国有超过66%的试点学校实行食堂供餐。其中贵州、西藏已全部通过食堂为学生供餐,浙江、福建、重庆、宁夏等地食堂供餐比例超过90%,学校供餐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就餐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学生在校有地方吃饭、能吃上热饭热菜的比例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建设规划的落实,中央财政为此专门安排了300亿元补助资金。目前,全国已完成超九成食堂建设任务。试点地区累计完成学校食堂建设项目6.5万个,新建、改造面积达2412.5万平方米,分别占批复数的94.7%和92.7%,重庆、贵州、甘肃、青海4省区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安徽、山东、四川、西藏、陕西等地完工率超过98%,为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各地因地制宜开创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路子”。在落实“规定动作”方面。贵州每月对学校食堂建设进展排名,排名靠后的,致函党政负责人要求督办,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湖北团省委、青基会发起建设了近1700个“希望厨房”,促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河南实行中小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分,提升食堂管理精细化水平。重庆、四川鼓励学生家长自愿掏钱“做加法”,让营养餐标准实现4+X,优化了膳食结构。云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性岗位方式,有效缓解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短缺问题。在创新“自选动作”方面。部分地区加强了省级统筹,如浙江、福建结合实际,将营养膳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天5元;重庆由市级财政出资,对学校食堂运行进行补助,大大减轻了学校食堂运转经费压力;四川建立长效机制,有42个试点县单设营养办,落实工作人员;宁夏设立陪餐教师补助专项资金,全面落实校长教师陪餐制。一些地市积极发挥了协调指导作用,如四川广元市结合本土实际,分片制定四季配餐方案,科学设计营养食谱;陕西宝鸡市指导全市建立6个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为偏远地区学校学生提供完整正餐。不少县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创造了好经验,如重庆彭水县引入高校后勤集团参与管理,提升食堂管理规范化水平;江西兴国县支持供餐企业建设种养基地、加工厂房和配餐中心,实现食材生产、加工和营养餐配送“一条龙”服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这些地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解题的精神,在落实政策、推进工作时,因地制宜借鉴这些好法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有关部门、试点地区和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受贵仁部长委托,代表全国学生营养办,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各级操作者引起高度重视,也需要各级领导引起高度重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迈向规范运行的新阶段,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不仅存在着老问题,还有新的更高要求在考验着我们,需要大家凝聚更多的力量,付出更大的努力。从6月底7月初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项督导和国家审计署的延伸审计掌握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和考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食品安全还存在不少隐患。食品采购、食堂准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学校负责人陪餐、食品留样、卫生消毒、原辅材料存放等制度要求在一些学校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有些看似是不起眼的小问题,但要谨记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如果在“平流无石处”掉以轻心,纤芥之忧就有可能变成心腹之患。如9月11日甘肃灵台县新民小学发生的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在此,我要特别强调,“舌尖上的安全”无小事,大家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二是资金使用管理还不够规范。四川、重庆个别县没有落实大宗原材料“四统一”政府采购要求。除了刚才通报的河南郸城县、湖北房县、湖南邵阳县等地存在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问题,部分地区在省级审计中,也发现一些学校食堂财务没有实行专账核算,有的还使用个人账户进行资金管理,个别地方还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套取专款等问题。

  三是供餐模式还不够合理。全国全面推进食堂供餐模式的进度偏慢,少数地区食堂建设进度滞后,截至2015年6月底,黑龙江、河南的完工率不到80%。部分地区还存在食堂建成后未及时交付使用的情况。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学校食堂建设项目已完工6.5万个,其中交付使用5.9万个,还有近6千个学校食堂因竣工验收手续、厨房设施配备等原因没有投入使用。

  四是地方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多数试点县没有严格按照国办发〔2011〕54号文件要求,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备合格从业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食堂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总体素质不高、工资挤占学校公用经费等现象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还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五是政策理解落实还不够全面。有的地方、学校和学生家长把营养餐和免费午餐简单“划等号”,自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所有费用全由政府负担,家长原来承担的伙食费完全退出,产生了“挤出效应”,影响改善学生营养的效果。不少地方和学校只管学生吃得饱,不注重营养膳食搭配,偏离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既定目标。

  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认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广、牵涉环节多,试点地区又普遍基础差、底子薄,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发现问题正是解决问题,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一定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坚持食品安全底线不能破,资金安全红线不能碰。李克强总理强调“让那些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单位和人,付出他付不起的代价”,刘延东副总理指出“要让那些从孩子嘴里抢食的人身败名裂”,请大家时刻铭记,警钟长鸣。

  三、下一阶段要进一步严格管理,既要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安全,又要让他们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始终关心重视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今年以来,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好督导落实,确保这一民心工程更好地惠及农村学生和家庭,使孩子们健康成长。8月份,针对专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刘延东副总理专门批示,要求督促相关地方和学校认真整改,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将好事办好。全国学生营养办已经按省列出了整改问题清单,近期将分送各省,请大家抓好整改落实。下一阶段,各地要按照刘延东副总理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让学生吃得营养又安全”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全面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食品安全。10月1日,“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就将施行。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全面准确把握法律精神实质。近期,要结合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要抓好学习培训,各省要组织一次覆盖所有试点县的新《食品安全法》专题培训,各市县要对试点学校校长、食堂负责人、从业人员、供餐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一轮全面培训,让大家掌握《食品安全法》对学校供餐的新要求。要抓好制度落实,按照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建立健全试点学校自查、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制度,严格执行供餐准入和退出、供餐“黑名单”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学校负责人陪餐等原有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要抓好安全检查,深入试点学校,针对营养餐生产、加工、配送等各环节,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不符合新《食品安全法》要求之处。此外,我还要再强调一点,要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小,把隐患消灭在细小处,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二要抓好学生实名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实名制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笔补助资金不被冒领、不被挤占挪用。要抓紧完善全国联网的实名制系统。认真梳理“系统”试填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确保在11月份正式启用,实现通过“系统”填报和审核2015年秋季学期受益学生人数的目标。要加强对“系统”的管理。各地学生营养办要密切和基础教育及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把实名制管理要求落实到每个试点县、每所试点学校和每位享受补助的学生。要做好“系统”的应用。通过“系统”填报、审核受益学生数,是提高资金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适应国家全面加强监督的应有之举,各级学生营养办主任要亲自过问、亲自用一用,确保系统数据的真实性,保证经得起各方监督检查。要严格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各省要认真梳理总结试点县和学校在资金使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督促抓好整改。要统筹组织监督检查,落实定期检查制度,严守资金安全“高压线”,对发现的挤占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严重问题,要进行严肃问责。

  三要抓紧完成食堂建设任务。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全国食堂建设进度已过九成,尚未全部完工的地区,要再加把劲,按照学校食堂建设项目规划,“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在2015年底前完成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任务,基本解决试点学校没有食堂,或者食堂供餐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设进度滞后的地区,要吹响冲锋号,打响攻坚战,敢于唱黑脸,采取通报、调度、约谈、督办等办法,督促试点县倒排工期,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对已经完工的食堂建设项目,各地要抓紧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购置供餐设施设备,办理餐饮服务许可,及时交付给学校使用,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加快向食堂供餐模式转变。在秋季学期结束前,国家试点学校原则上要通过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完整的正餐,有特殊情况的,要向全国学生营养办报告说明情况。对完工后迟迟不交付使用的,省、市学生营养办要进行逐一排查,了解具体情况,督促试点县公开说明原因,尽快落实整改。对数量众多的农村学校小伙房,各省学生营养办要积极协调同级食药监部门,主动提请省级人民政府,在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具体管理办法时,将其统筹纳入管理,妥善解决小伙房无法取得供餐准入许可的问题。还有建设需求的地区,要纳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

  四要在“改善营养”上大做文章。营养改善计划关键在“改善”二字。计划实施三年多来,让孩子们吃得饱基本实现,吃得安全总体上有保障,在规范运行阶段,如何让孩子们吃出健康、吃出营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要加强营养膳食指导,充分发挥营养改善专家委员会、学生电子营养师系统、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指导手册的作用,加大对从业人员和营养师的培训力度,提高试点县和学校的营养配餐能力,逐步做到根据本地食物种类、不同季节的物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需求,定制不同的配餐方案,为学生提供品种丰富、营养均衡的饭菜。要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落实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健康饮食方式。要探索开展“食育”教育,将营养餐和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分餐,参加校园种养基地劳动、勤工俭学等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崇尚劳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要科学做好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用好“营养状况监测评估系统”,主动配合各级疾控部门做好监测评估,及时掌握学生营养状况,把监测结果作为下一步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参考,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科学、有效实施。要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把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要求落到实处,保障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和食品安全培训。这样的培训每学期至少要办一次,让食堂从业人员掌握具体操作规范知识,清楚怎么做食品是安全的,做什么能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要加强各级学生营养办队伍建设,确定相对固定的人员负责业务,定期开展培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

  五要大力推进“阳光校餐”。按照信息公开公示的要求,全国学生营养办专门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开设了专栏,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网上展播”,同时主动解释政策、说明问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理解是,只有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了、监督了,才能了解、理解进而支持我们的工作。最近,我们又有一个“大动作”,就是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阳光校餐”项目试点。这个项目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这也是国务院领导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庆节后,试点范围将由20个县扩大到101个县,请试点地区抓紧做好培训和试填报等准备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主动接受媒体监督。要将大到有关政策文件、组织机构、实施进展、资金使用、实施效果,细到监督举报电话、政府采购项目、供餐单位名单等信息,都在媒体上全部公示,做到“全过程、无死角”;要邀请当地主要媒体的同志下基层,到学校了解一线做法,帮助我们深入发掘基层好的经验并予以推广,及早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促进解决,“立体”、“鲜活”的展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全面、准确的宣传这项民生工程。今天我们开门办会,现场请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代表,就是要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在此,我也表态,欢迎媒体朋友今后参与我们的督导检查,也欢迎随时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志们,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才;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希望大家在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共同目标下,同吹一个号,同唱一个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奋力取得营养改善计划新的更大成绩。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柴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