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简报

营养改善计划 专家怎么说?(一)

第10期(总第56期)

2013-04-26 来源:全国学生营养办收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4月26日

  [编者按]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对科学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工作指导,我们搜集整理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看法和建议,分期陆续刊登,供各地参考借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农村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长期关注学生营养改善工作。2012年底开始,基金会在20个省份的478个国家试点县启动了营养改善计划评估工作。基金会秘书长卢迈指出,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已取得明显进展与良好的社会效果。执行情况与执行效果较为优秀的20个县,集中分布在宁夏、云南、贵州、陕西、四川、广西等六省,其共同特点:一是地方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二是地方资金落实到位;三是执行流程完整、严谨;四是资金安全监管有效。

  卢迈秘书长认为,我国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是保障学生营养的有效途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好评。同时,他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工作仍需加强。

  第一,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视。试点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所覆盖的农村孩子多数是低收入家庭儿童或留守儿童,是最需要营养保障的群体,保障学生基本营养应放到与普及义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要切实落实地方责任。特别是要妥善解决好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增加的食堂聘用人员工资、食品配送等费用,不能挤占学校公用经费,更不能挤占国家膳食补助。

  第三,加大食堂建设力度。多种供餐形式比较发现,学校食堂提供完整午餐最能保障学生所需能量和营养。花同样的钱,成品食物的营养效益不足食堂完整午餐的三分之一。

  第四,家庭责任与政府责任同等重要。应加大对学生家长的营养卫生教育,引起家庭对农村学生营养的重视,形成全方位的农村学生营养保障机制。

  第五,鼓励与农民签定长期采购合同。加强食品原材料本地采购,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一些农村学校由当地农户直接供应鲜活食品,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可节省采购成本15%-20%。

  第六,适时引入强化食品。从国际经验来看,强化食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有效弥补营养缺陷与营养不良,效率高、成效好。鼓励学校根据营养专家意见,结合体检结果,采用铁酱油、强化面粉、强化大米等国内外已使用多年、安全有效的强化食品。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