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4年工作总结

2015-04-20 来源:全国学生营养办收藏

  辽宁省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在省政府的领导下,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以这两个安全为中心,让学生吃上了安全、营养、热乎、可口、的营养餐。现将201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的: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西丰县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营养餐工作,制定了西丰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管理细则,下发19项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工作通报会,通报上月工作情况,布置下段工作要点。

  二、细化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全力做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广泛宣传国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目的和重要意义,两县教育局多次深入各农村学校调查,并多次召开校长会、食堂管理员培训会,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舆论准备。二是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制度。两县各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所有食堂不得对外承包,各学校均设立了由学校代表、工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对学校食堂管理、营养餐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西丰县教育局与各中小学校长签订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保证营养餐食品卫生安全。在工作中,严把四关:一是严把食品卫生安全关。二是严把食品卫生的质量关。三是严把食品加工制作的流程关。四是严把从业人员管理关。

  三、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14年西丰县学生就餐人数20345人,55所食堂,省市县三级按4:4:2的比例共投入1200余万元营养餐资金,从业人员256人,中学91人,小学 165人实施营养餐工作以来,下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习光碟,每校一份,要求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观看学习。组织召开了营养餐食品卫生安全培训会,聘请省、市食药监局专家人员对西丰县各学校校长和食堂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严格审查从业人员资格,定期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2014年9月初,彰武县教育局与食药监局联合对各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索证验收等制度》的学习,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四、加强监督,规范操作。

  一是西丰县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学生营养餐管理办公室,4名同志分片包校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随查,暗访,检查、指导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首先检查食堂内各场所的卫生,其次检查带量食谱是否缺斤少两,第三检查餐厨具的卫生,看餐具是否消毒;第四检查从业人员是否讲卫生,是否穿戴工作服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第五检查食品留样储存是否符合要求;第六检查食品原材料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第七检查食品加工的流程是否规范。第八检查学生的就餐秩序和学校的管理状况。第九检查供给学生的食物是否可口。第十检查采购的食品是否索证索票,供货商是否合法。二是西丰县教育局严把食品采购、保管、加工、清洗、消毒、留样六道关口。做到“两有”、“两要”即:食堂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向供货方索要合格的货验报告,索要规范的供货票据。加强食堂卫生常规管理,原料和半成品实行“三不制度”即: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过期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成品食物存放实行“三隔离”即:生与熟隔离,食物与杂物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餐具用具实行“四过关”即:一清、二洗、三冲、四消毒。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即:定人、定位、定时、定质。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洗澡,勤理发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换工作衣帽。三是西丰县教育局严格功能区管理。全县学校食堂内各库、室统一标识、食品留样统一容器、统一留样卡片,对功能区进行明确标注。统一制作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台帐,出入库登记、食品留样记录和餐具炊具消毒记录等各类食堂常规管理表册。强化各功能间的软件管理,制度上墙,食谱上墙公示。四是西丰县教育局重视食堂文化建设。张贴、悬挂温馨提示语,设置食品卫生宣传栏,注重加强学生节俭美德、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营造讲卫生、重节约的良好氛围。

  五、发挥优势,科学制定食谱。

  每周四,西丰县教育局营养办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科学制定下一周学生营养带量标准食谱,午餐食谱三个菜,一荤两素,以肉、鱼、菇、豆制品、鸡蛋和青菜为主要食材,做到5天菜谱不重复,荤素搭配科学,重点增加对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的摄入量,并按照市场行情适当调整营养餐标准。根据西丰县盛产鸡蛋、木耳、蘑菇、茧蛹和各种时令山菜的地域特点,在制定营养餐食谱时尽量发挥地域优势,降低成本,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保障学生营养餐的食品安全。

  六、建章立制,全面规范学校营养餐资金安全工作。

  西丰县的情况:1、2014年由上级投资1280万,改造、扩建、新建中小学标准化食堂16所,总面积3700平方米,全部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堂项目建设全部按照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进行管理,并购置了先进的食堂设施。使西丰县中小学食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食堂在校园内拔地而起,老、旧、差的食堂不见了,新食堂燃气炉灶代替大锅烧柴。主食间、副食间、备餐间、消毒间等等布局合理,工艺流程艺术化,瓷砖到顶、阻燃天棚。餐厅宽敞明亮,窗明几净,不锈钢餐桌摆放整齐划一。餐厅内根据墙壁大小布置文明就餐、反对浪费等标语,提醒学生平衡膳食,节约粮食,餐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学生就餐由原来的自带餐具教室就餐,变为在食堂领取餐盘分餐,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2、加强食品采购管理,14年年初对全县所有食堂的采购人员进行调整,建立双人采购,定期轮换制度,规范采购渠道,各校与供货商签订责任状,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3、校长是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资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采购的食品票据由校长、分管领导和膳食管理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报教育局营养办审核,审核合格后,由局长和营养办主任签字后方可报销有。4、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轮流陪餐,结合实际,有计划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与学生一起共进午餐,并在餐后填写餐评书面意见。

  彰武县的情况:为加快营养餐长效监管体系的构建,彰武县教育局印发了《彰武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并先后制定了包括:《彰武县教育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以及营养餐发放与用餐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档案实名制管理、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库房及餐具消毒管理、食堂及从业人员卫生管理等在内的指导性制度、职责20项。

  自2012年有食堂建设专项资金以来,先后分三次为2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拨付食堂建设专项资金3817万元。

  2012年彰武县被确定为营养餐改善计划试点县,国家加大对我县基础教育学校食堂建设的投资力度,2012年省财政首批拨付食堂建设专项资金1790万元,项目学校包括东六、苇子沟、西六、两家子、四堡子、冯家、大德、兴隆堡、兴隆山、后新秋、大四家子、四合城等12所九年制学校及第二初级中学共13所学校。除第二初级中学项目基础完工、西六九年制学校项目政府决定由新城承建,其余项目均已交付使用。

  2013年10月份省财政第二次拨付食堂建设专项资金850万元,项目学校包括福兴地、章古台、二道河子、丰田、双庙、五峰等6所九年制学校,章古台及双庙九年制学校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其余项目主体完工。

  2014年10月份省财政第三次拨付食堂建设专项资金1177万元,项目校包括第一初级中学、第三初级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平安、满堂红、大冷、阿尔乡九年制学校等9所学校。大冷、阿尔乡九年制学校项目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其余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截止2015年9月1日前未完工项目将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届时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将全部由配餐转为正餐。

  2013年8月我局自筹资金260万元,为食堂项目建设完工的13所学校购置了食堂设备,现已投入使用。

  七、社会效果。

  西丰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与学生全覆盖,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一是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常规监测与评估,监测结果显示,我县中小学生在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等方面较往年有所减少。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了良好的改善,学生身高体重有所增长,贫血率有所下降, 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二是供餐形式更科学,营养效益更高,采取以学校食堂供餐形式,保障学生每日必需营养摄入。三是工作流程完整、细致、严谨。避免管理盲区,降低风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超过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吃,学生和家长对营养改善计划的满意度均超过91%,学生最好吃的一顿饭,就是营养餐。

  八、学生思想变化。

  学生思想品德积极向上,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维护集体荣誉,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在学生中传递,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缺课率下降,有利于控辍保学工作。

  九、抓住亮点,营养餐工作取得新成绩。

  经过一年的工作,西丰县学生营养餐工作已经摸索出成功经验。年初,西丰县教育局组织召开营养餐工作总结表彰会,7月份,成功承办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这是近十年来,西丰县教育局承办层次最高的一次大会,营养餐工作成为了西丰教育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抓住此项工作亮点,重视对外宣传,一年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县域经济报等国家级媒体报导我县9次,《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工作》、《东北新闻网》等省级媒体报道40余次。

  12月末辽宁新闻频道、新北方频道以彰武县后新秋九年制学校为中心进行营养餐工作的实地考察及采访,并进行了相关报道。

  十、存在困难及问题。

  西丰县是经济欠发达贫困县,现22所村级小学,交通不便(客运早出晚进两次),营养办工作人员到学校检查营养餐工作主要靠客运交通,深入各农村村级小学检查营养餐工作无交通工具,去一次村级小学十分困难。

  彰武县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1.学校工勤人员普遍短缺。目前,彰武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数量仅能基本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后,学校普遍采取校内调剂在编教师兼职从事学生营养餐工作,生活服务岗位人员严重短缺。2.由于需要雇佣生活岗位工作人员,学校造成了公用经费紧张。

(责任编辑:柴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