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017-03-09 来源:全国学生营养办收藏

  根据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报送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的函》(全国学生营养办函〔2016〕6号),现将我省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6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87个县1.25万所学校实施,惠及381.1万农村学生。其中国家试点惠及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1.06万所学校320.2万农村学生;22个县进行了地方试点,惠及1880所学校60.9万农村学生。全年共下达中央和省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28.62亿元,其中,国家试点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5.09亿元,地方试点中央奖补资金2.27亿元,省财政地方试点奖补资金1.26亿元。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持“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全省各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继续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基本特征的“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狠下功夫,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全省营养改善计划从学生“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营养”、“吃得均衡”转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逐渐提高,促进了农村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营养改善计划在我省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思路、抓住关键,全面推进“贵州特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

  深入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在银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中国东盟教育周期间的谈话精神,认真总结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四年来已取得经验, 于8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省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工作会,下发了《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贵州特色”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的通知》(黔教助发〔2016〕247号)。12月19日,省人民政府又在思南县组织召开了全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推进现场会议,全力推进我省“贵州特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

  一是推进政府保障能力提质升级。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在组织、领导、人员、经费、政策等方面提供强有力保障。逐步推进各地建立常设管理机构,毕节市和全省41个县设立了单独的学生营养办,30个县配备了专门编制和专业人员,实现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做;建立食堂工勤人员长效保障机制,严格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不低于1:100的比例要求,足额配备4万余名食堂工勤人员,工勤人员工资社保待遇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基本实现合法用工。

  二是推进管理制度建设提质升级。重点推进各地“四统”(统招、统购、统配、统送)政府采购提质升级。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全省48个县实现所有食品原材料“四统”采购,降低了学校食堂工勤人员工作强度;对实施集中供餐模式的供餐企业实行严格审查、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要求包括工勤人员工资在内的企业运转成本由地方解决,并严格实行“校财局管”报账制,确保校长见账不见钱,确保“4块钱”的膳食补助全部吃进学生嘴里。

  三是推进食堂设施设备提质升级。各地统筹各种项目,对学校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完善设施设备,督促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定期达标,目前全省85%以上的学校食堂办理了餐饮服务许可证。明确要求全省所有学校食堂2017年底前要办理完善餐饮服务许可证;中学和500人以上小学食堂2018年底前升级获得B 级以上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达60%以上,2020年底前达到100%,实现学校食堂升级换代。

  四是推进管理手段提质升级。铜仁市思南县等39个县,通过营养改善计划云管理系统、“莹石云”平台、“透明厨房”工程、简易食堂出入库登记系统、QQ群上传图片或视频实现远端监管、民生项目监察数据平台、食品安全云平台、微信平台、智慧云服务管理平台、自主开发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简易系统等,不同程度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和信息化手段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管理,在学校食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食堂重要区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实现远程即时监管,进行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探索和实践,积累了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了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

  五是推进供餐质量提质升级。各地根据学生身体成长的需要,科学制定食谱,并逐步推进实行带量食谱。全省有21个县动员家庭承担部分营养餐费用,实行“4+X”供餐,通过做好“加法”,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提高供餐质量。明确要求学校每餐“三菜一汤”,适时添加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牛羊肉、禽类、海产品等食物的供应,改善了学生的食物结构,实现了供餐科学、营养、均衡,基本满足了学生成长需要。

  六是推进“食育”教育提质升级。指导督促各地制定“食育”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构建“食育”的基本内容、措施办法、组织方式、监督考核,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认真开展“食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饮食和良好饮食习惯,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学到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高度重视食堂文化建设,在各地要学校食堂注入校园文化元素,把食堂打造成为“食育”的重要场所。

  (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营养改善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要求各地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预防和惩治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查处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滞留、挤占、挪用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行为,切实将营养改善计划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对采购的监督管理,严厉杜绝打招呼、指定、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严禁以“四统”的名义,实行垄断经营,严禁无资质、无效资质、资质不全企业中标,严格执行“黑名单”制,禁止“黑名单”企业参与营养餐相关工作。

  (四)结合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助推全省脱贫攻坚。下发《省教育厅关于结合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黔教助发〔2016〕304号),指导各地在“四统”政府集中采购中,逐步推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精准扶贫”、“企业+基地+贫困农户”模式,既为学校供应绿色、安全、放心有机农产品,同时又为广大贫困农户提供稳定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达到帮助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

  (五)制定出台政策,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从8月份开始,我省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黔府办发〔2016〕37号),向在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就读的儿童每生每天提供3元钱营养膳食补助(每年按200天计,全年600元),所需资金由省、市(州)、县三级财政按照4:3:3的比例共同承担。2016年秋季学期,我省11个贫困县和10个极贫乡镇率先在1387所学前教育机构10.43万名农村儿童中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加上贵阳市全市、红花岗区等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动实施的县,全省已有31个县2079所对学前教育机构16.89万名农村儿童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2017年春季学期,实现全省65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全覆盖。

  三、问题与建议

  尽管我省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中央的支持和帮助。

  (一)学校食堂运转经费保障不力仍是制约营养改善计划长效实施的最大困难。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五年来,包括工勤人员工资社保开支在内的学校食堂运转经费很大,地方财政负担加重,工勤人员工资待遇不高,队伍很不稳定。希望国家研究出台政策,加强对包括我省在内的财政困难省份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妥善解决学校食堂运转相关经费。

  (二)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深入实施和农村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状况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将农村学前教育儿童纳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建议国家参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做法,制定出台政策,启动实施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将包括我省在内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纳入实施范围,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四、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我省将紧紧围绕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为全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作出贡献。

  (一)全面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实现全省农村全覆盖。深入开展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各项工作,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努力推动“贵州特色”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扫除盲点,确保在2017年春季学期,实现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

  (二)实现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全覆盖。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黔府办发〔2016〕37号)要求,督促全省65个集中连片特困县认真作好各项工作,确保2017年春季学期全面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