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739平方公里,总人口44.8万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33所,在校学生71735人。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为原州教育带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1年,国家下达3所试点学校营养午餐专项资金68万元;自治区下达营养早餐专项资金609万元、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62.1万元用于试点学校食堂改造和设备购置、食堂基础设施改造资金1183万元用于2012年春季所有农村学校食堂改造。
2012年,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下达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984.20万元;自治区按照每生每天1.6元的标准下达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895.93万元、食堂建设专项资金2656万元、食堂设备购置300万元;原州区政府投资260万元实施“金窖工程”、投资380万元改造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线路、配套从业人员工资494.09万元、教职工午餐补助资金169.34万元。
2013年,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下达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788万元;自治区按照每生每天1.6元的标准下达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008万元、营养改善计划教职工补助专项资金99.36万元;原州区政府配套从业人员工资242.25万元。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部署,2011年秋季,原州区在3所农村小学开展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2012年春季在所有农村中小学全面推开,涉及学校171所,惠及中小学生29807人,占原州区学生总数的42%。
为把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好,为把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每生每天4.6元的营养标准落实到位,让学生吃饱、吃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原州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供餐模式和运行机制。
成立了以政府区长任组长,教育、卫生、审计、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手册》。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原州区实际,所有学校均采取“学校食堂供餐”的模式。工作中严格遵守“四项制度”,即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原材料采购索票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严把 “六道关口”,即原材料采购关、入库保管关、出库加工关、分发食用关、清洗消毒关、财务收支审核公示关;建好“四本帐册”,即原材料采购登记册、入库登记册、出库登记册、学生分发食用登记册。通过抓制度、严把关、建好帐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规范、科学、健康、有效运行。
改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环节,原州区十分珍惜国家和自治区每一分投入,积极争取资金1183万元,改扩建学校食堂6750多平方米;争取食堂建设专项资金2656万元,在学校规模大的三营一小、三营回小等25所农村学校新建标准化食堂,目前,已完工并交付使用6所,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政府公开招标,为171所农村学校安装了净化水设施和开水器,配备了锅灶、蒸车、冰箱、电动压面机、消毒柜、留样柜、餐桌等厨房设备和学生餐具。自筹资金260万元,实施“金窖”工程,为11个乡镇的中小学新建储藏菜窖20口,总面积1380平方米,对部分蔬菜提前储备,降低了食堂运行成本。多方筹资380万元改造农村学校线路、扩容设备,确保学校食堂大负荷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原州区对所有学校校长、食堂管理员及510名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组织300余名食堂从业人员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食堂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学校食堂的米、面、油、调料等大宗食品,全部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蔬菜和肉类由各乡镇深入市场考察了解,选择资质全、信誉好的商家定点采购,确保原材料来源安全。健全用餐公示制度,坚持用餐食谱、用餐成本、原材料预决算每周公示制度,广泛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严格实行教师陪餐制,教师和学生同吃一锅饭,并做好学生午休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所有农村中小学校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成立了膳食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参与确定配餐食谱、原材料的公开采购,参与食堂日常管理和监督,督促定期公开食堂财务等,调动了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学校食堂都完整收集了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分类归档,做到有据可查。
以学籍管理平台为标准,原州区对就餐学生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专门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监察局监督举报电话为0954—2031828、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为0954-2031084,电子信箱:yzqxsyyb@163.com。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取得了显著成效。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结束了——往日学生中午不能回家吃饭而在学校啃干馍馍的历史,改善了学生的营养状况,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据宁夏卫生厅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后,学生的营养状况监测的统计数据显示,实施后,宁夏南部山区学生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正在逐步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学生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营养午餐,不光身体素质发生了变化,思想品质也提高了,学生更加热爱学校,更加努力学习,教学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以营养改善计划为抓手,丰富德育工作内容,在学生就餐过程中渗透“文明、勤俭、感恩”等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原州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到到自治区和固原市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2年春季开学初,原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亲临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小学视察,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李文章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分重视,强调指出一定要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办实办好。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和山曾多次来原州区检查指导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原固原市政府市长白尚成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要求市县区两级拨专款专门用于教师陪餐的伙食费用,这一做法得以在全区推广。固原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吴万俊、政府区长房正纶、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教育部门采取领导包片,机关干部蹲点包校的办法,随时对食品卫生和资金运行进行检查,加大过程监管力度。
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规范管理,投入到位,是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保证4元钱“不缩水”,全部吃到学生口中,吃出营养,产生预期效果的关键。
通过两年实施,原州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3年4月,原州区教育局、三营镇甘沟小学分别获得“春苗营养厨房”优秀组织奖和优秀管理奖,多人被评为优秀个人。中国教育报、上海财经频道、宁夏电视台、宁夏日报、宁夏新闻网、固原日报等各大媒体多次报道原州区营养改善计划的主要做法及经验。2013年5月,全国营养办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召开的“成绩与挑战:如何让好计划运行得更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评估结果发布会,原州区荣获“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先进县”,25人获得先进个人。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原州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进行专题报道。2013年6月,原州区受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邀请,参加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培训与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专题报道原州区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事关贫困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今后,原州区将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管理,严格监督检查,抓好贯彻落实,让营养改善计划在原州大地更放光彩,为原州腾飞撑起一片蓝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