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关爱·精细·温暖

——内蒙古商都县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2013-10-31收藏

  2012年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

  走在回家的路上,对于小海子镇中心小学的谢兵斌这个贫困家庭的寄宿生来说,他觉得有很多高兴的事需要急切地回到家和父母说说:三年级了,因为上一个学年学习成绩优秀,自己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学校给发了奖状和奖品;学校又增加了很多的图书和电脑,课余生活和学习要做的事更多了。当然,还有一件大好事:学校每天给每个同学一颗鸡蛋,一盒牛奶!孩子特意和父母强调:是免费的,白给的!

  村子不大,消息传得也快,很多老人就唏嘘不已:听电视里说过这事儿,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念书不要钱不说,还白给加营养,现在的孩子真的是赶上好时候了!

  一篇全县组织的中小学生迎国庆的获奖征文在《商都报》发表后,让很多人知道了谢兵斌这个小学生,也分享了他第一次喝上牛奶的喜悦,更了解了国家的一项德政惠民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时至今日,已调任其他单位工作的商都县教育局前任局长兼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东清还对这件事充满感触。说起来,他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的通知》下发后,商都县迅即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包括了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卫生局、药监局、工商局等十五个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并投入工作。此后,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明确了责任,签订了责任状,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健全、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工作局面。

  ——从2012年3月起,全县各类新闻媒体和有关学校全力投入到了宣传“改善学生营养计划”的工作中,让广大家长和学生充分领略党和政府这一德政惠民工程对学生健康成长所产生的深远意义。到4月上旬,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完成并上报了《商都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并在随后完成了实名制学籍系统数据采集和学校食堂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了改造和新建食堂及食品专用库所需的设备、人员及资金预算。

  ——到2012年6月底学年末,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财政、监察、卫生、药监、工商和质检等部门,顺利完成了对提供原料的企业或工商户进行招标或议标的工作,并随即对其提供的食材到位及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食堂从业人员和食材供应中标企业和工商户进行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放假前,在试点学校试验性供餐一周后,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又对计划各个环节的实施进行了督导和检查,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扎实的步骤环环相扣,有效的措施落实到位。商都县正是将其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去抓,力争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才使得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2012年秋季新学年开始,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县农村小学无缝隙全面推开,全县12所学校的1476名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国家对每生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贴,也就顺理成章地惠及到了像谢兵斌这样家住偏远小村子的小学生了。刚开始时,每天为学生早餐加一颗鸡蛋,课间提供一盒学生营养奶;春夏季时,为防控流行病,又调整为食堂自做的早点和课间一盒牛奶。特别是针对过去农村学校学生没有吃早餐习惯这一现象,各学校灵活安排了3元钱的补助,除去1盒营养奶的钱,把剩余部分补贴到学生早餐中,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地制作丰富的早餐,如各类蔬菜混馅肉包子、素包子、糖包子、豆包子,同时配有小米粥、二米粥、红豆粥、绿豆粥、黑米粥、八宝粥等,让学生吃得可口,吃得营养。

  但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商都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计划开始实施时,就投入了5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食堂设备购买和工作人员培训,为学校购置了急需的学生餐桌凳140套、餐具1108件、餐车6台、和面机6台、留样冰柜9台、展示柜5台、土豆去皮机2台等。此后,又筹集并先后投入了440 万元,为六所学校新建食堂共计1165平方米,为六所学校改建了食堂共计945平方米,并建成了“两通、五防”、即“通风、通暖” “防盗、防鼠、防蝇、防潮、防光”的标准统一的营养专用库室。

  2012年底,自治区又下拨了18万元作为实施计划工作的补助经费,专项用于学生供餐增加的运营成本、营养改善和设备购置、培训、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开支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常规监测与评估费用补助。截止到目前,国家对商都县学生营养改善累计投入867369元,全部用于了学生的营养膳食补助。

  数字是枯燥的,但在数字的背后却是倾心的关爱和真诚的付出。正是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有了商都县积极探索计划实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才谱就了一曲温暖千家万户的赞歌!

  在计划实施整整一周年之际,商都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组织部分学校的负责人召开了流动现场会,就计划的落实和运作进行调研和督查。

  每走一所学校,都能看到学校食堂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各校都认真制定了食堂管理办法、营养监测评估管理办法,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对食堂原料采购、存放、加工、备餐、就餐、留样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了有关的操作规定,落实了食堂管理责任制,坚持了“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由各级分管领导、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共同组成的学生膳食监督小组,意见箱和“计划”公示栏,定期公布的经费账目、配餐标准、配餐食谱、食品价格以及用餐学生名单等信息,则显示出自觉接受监督的理念,使得这项公益事业更加透明。

  各校还建立了领导小组办公例会制度,研究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安排做好各阶段、各环节的重点工作。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通过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定期反映和上报“计划”实施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在全县的管理层面上,则建立了由政府办牵头,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局、农牧业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合大检查,并已常态化;领导小组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和邮箱,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检查,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营养均衡问题,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下降,也减轻了家长负担,还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和留守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对控辍保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提升了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认可。各中心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和孩子们们一致反映,早餐花样多,好吃又营养,营养奶好喝,质量高;均衡的膳食改变了孩子们原来挑食、吃零食的坏习惯,增强了抵抗疾病的能力,保证了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减少了家庭经济支出,减轻了家庭负担,确实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

  对于这项工作的做法和效果,商都县新任教育局局长贾益顶在现场会后的总结大会上有了更具体的阐释。他认为,各学校专人负责学校食堂的管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原因。由于落实了专人采购、记账、验货、收钱开票、住校生用餐管理、卫生安全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事项,保证了各学校食堂的正常运转。所有的学校都能合理安排学生的营养改善,确保了学生的用餐合理、安全,而且严格按照“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的原则、合理开支,使得这项公益事业发挥出了应有的效益。同时,各学校实行了食堂工作的公开制度,让供餐信息公开,供餐时段公开,使学生明确了用餐的品种和时间,特别是账务公开,即向学校食管委员会以及教工公开食堂运转的状态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收支情况等,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一木知春。如今,在商都县的每一所小学校,窗户后的热气蒸腾和餐桌上的丰富多样都折射出了温暖和关爱。那是昨天辛劳的见证,也是今天丰裕的展示。人们都知道:这样走下去,明天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